新闻
财经
彩票
理财
新健康
科技
旅游
体育
教育
美食
娱乐
首页 > 新健康

对话WAO主席: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规范诊疗需寻新路径

新健康 2025-09-29 17:53: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当前,全球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态势,其中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形势尤为严峻,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健康问题。

全球过敏性鼻炎患者超5亿人,覆盖世界10%~40%人口,患病规模庞大。儿童和青少年是过敏性鼻炎高发人群,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中更为显著。数据显示,全球有10.5%~19.9%的儿童患有过敏性鼻炎,这无疑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

类似情况在中国也同样严峻。中国人群调查和医院诊断数据显示,过去几十年过敏性鼻炎的患病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与2005年相比,2011年自我报告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数增加了近1亿。而在儿童人群当中,过敏性鼻炎患病率的增长同样提示着不容乐观的疾病负担。一项针对中国儿童的流行病学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2012-2021年被确诊的过敏性鼻炎患病率为19.75%,高于2001-2011年的4.81%。

面对这一现状,需将过敏性疾病诊疗工作置于关键位置,着力提升专业能力与临床新技术应用水平,进而构建更全面、完善且科学的治疗体系。为推动过敏性鼻炎规范管理和全球诊疗水平的协同提升,世界过敏组织(WAO)现任主席Mário Morais-Almeida教授受邀来到中国,借此契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Mário Morais-Almeida教授。他指出,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其诱因涵盖环境污染、生活方式转变及城市化进程等多重因素,这些渐进性变化共同推动了疾病的高发态势。这意味着,针对儿童患者的规范化诊疗与系统性防治工作已刻不容缓。

过敏性鼻炎挑战重重

21世纪:依据流行病学数据,近年来全球过敏性疾病的患病趋势或特点为何?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Mário Morais-Almeida:当今,全球范围内众多人群面临过敏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当属过敏性鼻炎。截至目前,过敏性鼻炎是涵盖各个年龄段的最为常见的慢性过敏性疾病,从学龄前儿童阶段起始,贯穿整个儿童时期,延伸至青少年、成年人以及老年人阶段。

当前,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无论是亚洲、欧洲、美洲大陆、非洲,还是世界其他地区,均面临着相同的状况。

这无疑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因为众多患者正深受其害。此类患者通常不仅患有过敏性鼻炎,还常并发哮喘、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其他病症。此外,还存在一种极为严重的病症,即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在此情形下,哮喘的危害不容忽视,同时也有不少人因过敏性休克而丧生。我们面临着这一问题,且现已明确问题的根源在于生活方式的转变。

众所周知,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其他方面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人们在室内的时间增多,更多地暴露于过敏原之中,尤其是螨虫和宠物。同时,运动量减少,饮食模式也从传统模式转变为快餐和加工食品为主。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解释为何过敏人群数量不断增加,且过敏症状不仅愈发普遍,还更为严重、复杂,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难以控制。

21世纪:当下公众对于过敏性疾病的病因、预防以及规范治疗的认知状况如何?在哪些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Mário Morais-Almeida:普通人群面临着诊断不足的问题。人们往往难以察觉自身已出现过敏状况,以过敏性鼻炎为例,患者常误将其当作流感或普通感冒。然而,此类症状可能持续数周、数月乃至数年,显然并非感冒所能解释。在某些情形下,症状会每年复发,例如在春季,或是身处螨虫较多的环境、暴露于烟雾等刺激物或宠物环境中时症状便会出现。因此,人们需提高对这些症状的认知并具备识别能力。

医疗专业人员同样面临着问题。目前,部分地区在过敏性疾病教育方面存在不足。这导致专业人员在识别过敏症状时存在一定困难,且在某些情况下,对症状及生活质量影响的评估并不准确。故而,多数患者的病情在某些情况下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还可能服用了不当药物,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了不适用的抗生素。

当前,存在诸多仅表现为咳嗽的哮喘病例。患者咳嗽频繁,无论白天黑夜,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工作场合,均受其扰,夜间还因症状严重而难以入眠。患者尝试运动时,一开始便会出现喘息和呼吸困难的症状。鉴于此现状,我们必须做出改变。一方面,要提升民众识别此类病症的能力,并推动民众与医疗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另一方面,需在民众教育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当今世界诸多地区,包括亚洲,专科医生数量匮乏,部分地区一名专科医生要服务一百万人口。培养专科医生亦十分关键,因为专科医生还承担着对其他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教育工作。倘若掌握了相关知识,便能够协助他人识别这些临床疾病。这些疾病大多为慢性病,必须加以有效控制,以确保患者从幼年至老年都能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

过敏性疾病需规范诊治

21世纪:您认为,儿童过敏性鼻炎会给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哪些影响?在科学用药方面有哪些建议?对于中重度患儿应如何进行治疗?

Mário Morais-Almeida:首先,我们要深入了解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影响。它作为慢性病,在生命早期就可能发作,会影响孩子在学校获取知识和参与活动的能力。若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白天疲倦、出现鼻塞等症状,甚至并发哮喘。因此,充分认识诊断的重要性在全球所有地区都是一致的。

接下来是一些建议。教育是关键,要深入理解症状的慢性特征,遵循规则了解自身疾病,避免接触过敏原,如烟草烟雾,注重房屋和学校通风。药物治疗也很重要。对于大多数轻度至中度儿童鼻炎病例,首选口服、非镇静性的第二代抗组胺药,选药时要明确适应症、审慎推荐,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尽早用药,且服药要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必要时联合用药。

对于儿科病例,可选用鼻用糖皮质激素,要准确选择合适剂量,挑选对儿童生长无潜在不良影响的药物。中度至重度鼻炎患者需要联合用药。

对于对花粉或螨虫过敏的患者,可考虑过敏原免疫治疗(脱敏治疗)。这种治疗需持续三到五年,虽可能无法完全治愈疾病,但有可能缓解病情。一旦明确诊断且有治疗指征,应立即开始治疗以获最佳效果。

21世纪:过敏疾病的药物选择过程中,应如何平衡疗效与安全性?针对儿童等特殊人群,又需着重关注哪些方面?

Mário Morais-Almeida:在考量儿童治疗事宜以及与儿童开展工作时,需明确的是,我们并非仅仅与儿童本身互动,还需与儿童的看护者及父母进行沟通协作。因此,这并非单纯的一对一关系,而是涉及处理问题的三方关系。

当然,在挑选教育工具时,应依据儿童的年龄段进行相应调整,以确保取得理想成效。同样,在开具处方药时,必须充分重视适应症的关键作用,因为在年龄和药物剂量方面存在一定限制。最终目标是采用最为安全的治疗手段。

例如,在中国,有机会从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便开展病情控制工作。同理,当为儿童启动过敏原免疫治疗时,若计划在学龄前阶段开始,相较注射方式,可能更适宜选择舌下含服的途径。所以,必须根据具体特殊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再如,在处理孕妇相关问题时,同样需要谨慎选择药物。尽管由于缺乏孕期对照研究,不存在绝对安全的孕期用药,但从数据库中可获取大量相关数据作为参考。例如,在此种情形下提及的氯雷他定(loratadine)、糠酸莫米松(mometasone),这些药物在孕期以及各类人群中均可安全使用。

此外,还需充分考虑所有人群中的特殊情况。要牢记,受检者在很多时候可能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因此,必须密切关注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干扰。

再次强调,在讨论安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以及极为安全的鼻用糖皮质激素时,将它们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是可行的。

探寻过敏诊疗新模式

21世纪:在推动全球过敏性鼻炎的诊断及治疗规范化方面,WAO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经验。能否介绍一下,在规范过敏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有哪些核心举措?

Mário Morais-Almeida:作为全球性组织,WAO开展大量教育项目并投入精力。比如,部分项目区分不同国家,在各大洲设超一百个“卓越中心”。设立卓越中心意义重大,它诊治患者,开展医生、民众教育与相关研究,能提升对过敏性鼻炎的认知,改善本国医疗服务。此项目很重要,目前在中国有四个卓越中心,未来期望增设以形成网络,影响本国医疗服务。

WAO积极合作,与相关领域制定全球指南,就教育、病情控制、药物及免疫治疗等提建议。同时,将指南依据国家和地方实际调整与本地化,中国同事在此方面付出诸多努力。此外,WAO检验是否所有人遵循建议并开展研究。

WAO有“世界过敏培训学校”项目,到亚洲、非洲、南美洲等缺乏过敏专科医生或专科医生与总人口比例低的国家,培训医生尤其是全科医生。此项目如“即时医疗点”,让无法获专科医生支持的民众获建议,也鼓励民众参与本地健康教育活动,成效显著。

WAO在网络设教育资源并每月推广,每年推广“世界过敏周”且主题各异。今年主题是过敏性休克,过去聚焦过敏性疾病、食物过敏等。WAO不仅向医疗服务提供者,也向公众提供信息。明年主题围绕“过敏专科医生”,从公众视角出发,如记者、患者家属、普通民众等会思考为何需要过敏专科医生,医疗系统会考虑为何整合过敏中心,政治家和政策制定者会关注推动专科医生教育和培训的原因。控制病情能降低成本,因为病情未控制时成本巨大。

21世纪:能否详细介绍一下,WAO计划通过何种机制来深化与中国等国家的合作,以及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有哪些?

Mário Morais-Almeida:此次中国之行,我有幸参观了国内几处主要的过敏中心,并与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变态反应(过敏)科主任程雷教授所在的中心展开了交流。中国医疗条件的质量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因为业内人士皆在开展卓越且顶尖的工作。

当然,我们对这些情况的了解,一方面源于与同行的直接交流,另一方面则来自他们不断增多的学术出版物。他们积极合作的意愿同样令我印象深刻。毋庸置疑,WAO这样的机构中,其成员涵盖了各个国家的过敏学会,例如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

这种信息交流与教育项目互换的合作意义重大,它能够提高我们作为临床医生、大众教育者以及其他医疗专业人员教育者的工作质量。同时,我们始终致力于助力中国这一大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发出更有力的声音。每次访问时,我都会鼓励大家:请更多地公布你们的数据,这至关重要。

我们也期望能从中国的经验中汲取诸多有益之处,因为当下,一些疾病的患病率正在急剧攀升,其中既包括过敏性鼻炎,也包括哮喘。

我们必须探寻控制这些疾病的最佳方法,在确诊后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同时,要诊断更多患者,识别这些慢性症状,并依据最佳实践方案进行治疗。在中国亦是如此,我们拥有环境控制手段、药物治疗方法、过敏原免疫治疗技术,以及健康教育措施。

归根结底,教育是最为关键的事项之一。

21世纪:最后,能否请您谈一谈,WAO对于在中国所建立的卓越中心网络,是否有计划在沟通及网络建设方面开展更多合作?

Mário Morais-Almeida:此事正在研讨之中。认证并认可卓越的过敏诊疗实践,是世界过敏组织(WAO)的主要项目之一,程雷教授所领导的中心便属此列。该中心是最新一批获认证的中心之一。目前,中国大陆已有两个获认证的中心,这也标志着一个可供开展合作的网络的开端。从相关组织的视角来看,这些中心犹如大使,是在该领域开展着出色且具备高标准、高质量工作的代表。

当下,我们正通过与中国现有的卓越中心合作,致力于推动并激励其他中心迈向卓越。若能扩大这一网络,便有可能促使政治家和政策制定者关注过敏性疾病这一实际问题,以及此类疾病对公共卫生造成的重大影响。过敏性疾病并非微不足道的问题。从生命早期直至老年,它们都将影响民众的生活质量,且需要民众高度配合治疗。若不加以有效控制,未通过认证的过敏专科医生对中重度病例进行治疗,还会产生高昂的成本。因此,必须加强专科医生的培训并合理配置其数量。若达成这一目标,便能在中国更有效地向普通民众以及现有的全科医疗服务提供者普及相关知识。

此外,中国对数字化工具的运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中国在数字化应用领域无疑处于领先地位,理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数字化工具对于诊断识别、患者随访以及教育项目均至关重要。所以,请继续运用并发展这一优势,因为全球或许都需向中国学习此项能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fangchan/242245.html

加载中~

彩粤网

统计代码 | 粤ICP备2025379628号-2

Copyright © 2012-2025 彩粤网 版权所有

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