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院士谈“4+4”医学教育 培养模式引发热议


近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通报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因违反生活纪律和医德医风问题被解除聘用关系。网传举报信中提到,肖飞曾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某规培住院医师董某某产生婚外情,这一情况得到肖飞本人承认。
此事引发公众对董某某教育背景及“协和医学院4+4”培养模式的关注。这种模式是指招录非医学本科毕业生就读,四年后获取医学博士学位的培养方式。除北京协和医学院外,国内多所高校如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也开展了类似的“4+4”培养模式。
北京协和医学院于2018年启动了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面向非医学专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后可直接攻读临床医学博士学位。该试点班每年招生两次,春季招生面向国内高水平大学本科生(推免),冬季招生则面向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本科生。申请者需满足多项要求,包括提供推荐信和志愿者服务经历证明等。
尽管是面向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招生,但北京协和医学院组织的笔试内容涵盖了生物学、化学、大学基础数理概念等。试点班还实行严格的分流机制,在第一学年及第二学年末进行考核,未通过者可选择重新修习或转入其他培养项目。
据相关论文显示,北京协和医学院在2019级至2024级试点班的学生中,生物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占比为68.6%。此外,还有工学、经济学、农学、文学专业毕业生。整体来看,“4+4”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在学科成绩上与传统八年制模式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临床能力和科研产出方面略低。
上海交通大学自2002年起连续23年招收非医学本科毕业生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面向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优秀本科生。清华大学医学院则在2023年推出“卓越学者型医师项目”,面向本校非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浙江大学医学院早在2005年就创办了巴德年医学试验班,采用“八年一贯、两段完整”的“4+4”培养模式,前四年攻读非医本科,后四年进入医学博士培养阶段,其招生对象是高考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cpqg.com/html/xinwen/chuangyezixun/42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