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制裁菲律宾政客释放哪些信号 反华急先锋遭点名制裁


今天,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托伦蒂诺是推动菲律宾“海洋区域法”去年11月在参议院通过的关键人物,该法案意图将中国的黄岩岛及南沙群岛大部分岛礁及相关海域划入菲律宾“海洋区域”,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托伦蒂诺在今年5月的菲律宾中期选举中竞选连任失败,并于被制裁前一天卸任菲律宾参议员。这是中方首次点名制裁菲律宾反华政客。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代帆教授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
中方在声明中表示,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个别反华政客出于一己私利,在涉华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恶意言行,损害中国利益,破坏中菲关系。中国政府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因此,决定对托伦蒂诺实施制裁,禁止其入境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
托伦蒂诺生于1960年,曾于2019年至2025年6月30日担任菲律宾参议员,并在2024至2025年6月30日间出任参议院多数党领袖;2022至2023年担任参议院蓝带委员会主席。他激进的反华立场和举措广为人知,特别是他主导推动的“海洋区域法”。该法表面上以“明确海洋管辖范围”为名,实则企图将菲律宾的非法海洋主张合法化,并将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大部分岛礁及相关海域纳入菲律宾所谓“海洋区域”。
此外,托伦蒂诺还无端指责中国驻菲大使馆与一家营销公司合谋操纵网络舆论干预选举,多次散布“中国间谍论”,破坏两国人文交流。
托伦蒂诺于6月30日卸任,制裁于7月1日宣布,显示了中方的冷静与精准。代帆指出,中方选择托伦蒂诺刚卸任时点宣告制裁,既展现强硬态度,又有效避免对中菲整体关系造成不必要负面影响。这也是对菲国内反华势力的震慑。
代帆强调,菲律宾政府对华政策受到一系列因素影响,但总统马科斯才是关键决策者。未来中菲关系走向如何,还得看总统马科斯的态度。如果菲律宾执意纠缠于南海议题,中菲关系很难实现根本性的缓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37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