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当局与美关税协商内容曝光:扩大传统产业赴美设厂


民进党当局与美关税协商内容曝光。美国总统特朗普祭出“对等关税”政策,针对台湾地区产品征收32%关税,虽然已宣布暂缓90天上路,但市场的不安情绪仍未平息。对此,赖清德声称,台湾地区被列为首波谈判名单,已于11日与美方展开视频协商,并称第一阶段协商“过程顺利”。但岛内各界涌现质疑声浪,警告真正的危机或许才刚开始。
据台媒报道,台湾地区与美国已完成了首次关税协商,民进党当局拟调整进口配额,扩大对美采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以及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产品;此外,民进党当局还将扩大台湾传统产业包含手工具、汽车零组件等赴美投资设厂规模,以此来增加所谓“谈判筹码”,而投资地点也将精准锁定在所谓的“铁锈带”地区。美国所谓的“铁锈带”地区即制造业聚集的地区,主要由五大湖区城市群组成,位于北美洲、芝加哥、多伦多、底特律附近。
台湾亚太商工总会执行长 邱达生:“铁锈”大概是特朗普的铁票区,那如果说在这边投资的话,可能也就是投特朗普之所好,会让特朗普他在这个,所谓“对等关税谈判”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考虑,给台湾地区一些优惠。
赖清德12日沾沾自喜地表示,与美国就关税议题进行的第一阶段谈判“过程顺利”。然而岛内舆论痛批,民进党当局是“极尽迎合与取悦之能事”,完全舍弃台湾利益,掏空台湾。台湾地区前民代邱毅13日在脸书发文直言,赖清德将与美国的贸易谈判视为重大成果,是一种“愚昧无知”,实际上是在把台湾人民推向危险。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一种“以关税为武器的强制收编手段”,就是“把赚到的贸易顺差钱交出来”,显示其政策本质是“明目张胆的经济掠夺”。
此外,据台媒报道,特朗普关税政策“每日一变”,虽暂缓实施“对等关税”,但半导体恐成为下一个遭加征关税的目标。岛内业界传出,台积电为避免后续芯片关税重拳,正加速美国厂建置脚步,亚利桑那州第三期晶圆厂提前在6月动土,比原先内部规划提早至少一年。与此同时,台积电日本熊本第二座晶圆厂进度将延后,资源优先向美国新厂倾斜。台湾《联合报》评论称,如今不只台积电,相关产业链也陆续配合到美设厂,所谓“护岛群山”地基大流失,赖当局却在“倚美抗中”基调下,睁眼坐视台湾高科技产业被整碗端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3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