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各国为何纷纷扩军备战 备战俄罗斯?


近期,欧洲各国一改过往对军费增长的冷漠态度,纷纷走上“扩军备战”之路。从战争动员手册重现报摊,到国防债券、免税储蓄计划成为政策重点,从德国重新讨论征兵制,到法国鼓励民众投资军工企业,整个欧洲大陆仿佛正在重拾久违的战争紧迫感。然而,这股军事重整浪潮背后,并不仅仅是对坦克和导弹的投入,更考验着政治勇气、社会共识以及民众的实际承受力。
“军费开支”正成为欧洲的政治新试金石
今年6月在海牙召开的北约峰会,成为欧洲军事政策的一个分水岭。除西班牙外,所有成员国一致承诺将国防开支提高至GDP的5%。与此前多年“和平红利”时期相比,这个比例令人瞩目。显然,俄乌战争已经撕裂了欧洲一度乐观的安全幻觉。
但一纸承诺无法自动转化为真正的战略能力。欧洲多国虽然在国防预算上态度转变,但真正落地的关键,还在于公众是否买账。
现实是冷酷的。一项覆盖法、德、意、西、英五国的调查显示,约有一半民众认为十年内可能爆发世界大战,但只有三分之一表示愿意在战时拿起武器。甚至在面临危机时,多数人都不清楚应急流程如何启动。民众安全意识的缺失,正与政府意图形成错位。
更令人担忧的是,尽管多数欧洲人口头支持增加军费,但他们不愿意为此承担代价。削减福利?提高税收?削弱养老金?这些触及选民切身利益的措施,一旦纳入防务讨论,反对声音立刻高涨。德国、波兰、葡萄牙等国近期大选,已经体现了这一民意矛盾。
欧洲各国为何纷纷扩军备战 备战俄罗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59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