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对美关税妥协有哪些现实考量 经济利益驱动


印尼对美关税妥协有哪些现实考量 经济利益驱动!7月的到来标志着中美贸易角力进入新阶段。当前局势对我国并不利,有两个与中国关系不错的国家似乎有转向美国的趋势。这两个国家是否真的“变心”,以及这种变化会带来哪些实质性影响,值得深思。
特朗普上台后推出了一系列关税措施,将全球贸易局势搅得一团糟。不少国家经济受到打击,有的甚至直接认输。东南亚的柬埔寨最近宣布与美国在关税问题上达成协议,美国曾威胁要对柬埔寨征收最高49%的反制关税。柬埔寨出口到美国的份额占总出口额的四分之一左右,主要为纺织品,几乎无贸易壁垒。这份协议暂时让柬埔寨躲过了可能的经济风暴,但长远来看,可能会使其更加依赖美国经济。
柬埔寨迅速与美国签约,部分原因是越南此前已与美国达成了不平等的关税安排。根据该协议,美国商品免税进入越南,而越南产品进入美国需缴20%的税,通过越南转运的中国货关税则高达40%。尽管协议不公平,越南仍选择签署以争取美国市场。这一举动增强了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使其他国家感到紧张。
印尼也采取了类似行动,首席部长艾尔朗加表示,印尼计划将对美关税降至几乎为零,并打算签署一份34.0亿美元的大单购买美国商品。印尼承诺对近两千种美国商品实行几乎零关税,涵盖多个重要行业。此外,印尼还计划从美国大量采购小麦。这些举措旨在避免美国的高关税威胁,并在短期内降低关税以增强出口竞争力,长期目标则是进入美国的新能源和半导体产业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59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