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么做是想多个筹码,但可能只会让中国更强硬:双刃剑效应显现


美国商务部于7月14日宣布,对外国进口的无人机和多晶硅启动所谓的“国家安全调查”。这一举动正值中美“互缓关税截止日”前夕。香港《南华早报》分析称,华盛顿可能希望通过此举在对华谈判中争取更多筹码。然而,专家认为这可能是把双刃剑,即使真的施加关税,对中国相关产业的影响也不会是实质性的,反而可能强化中方内部的强硬声音。
美商务部根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发起上述调查。尽管美方声明未明确点名中国,但中国企业在这两项商品的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多晶硅是太阳能电池板和半导体的关键材料,2023年全球多晶硅供应中,中国产量比例高达92.08%。根据该条款,一旦美商务部的调查认定相关进口商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总统就有权对其征收额外关税。此前,特朗普曾利用232条款对外国进口的钢铁、铝和汽车征收关税,并宣布自8月1日起对所有进口铜征收50%的关税。
美国商务部长将在270天内提交调查结果,期间政府将向公众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8月6日。美国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中国中心高级顾问裴睿东认为,调查也可能给特朗普政府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果华盛顿将调查用作未来对华贸易谈判的筹码,他不会感到意外,但这可能是一把双刃剑。鉴于中美双方均希望缓解局势,不仅出于经济考量,还因为中美两国均有战略利益,需要争取时间以减少对外依赖。裴睿东表示,即使这项调查最终导致美方征收关税,对中国相关产业也不会有实质性影响,可能会强化中方内部更偏强硬派的声音,从而使未来的贸易谈判立场变得更加强硬。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59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