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否抵御美元升值的冲击?中国会重蹈日本的老路吗?


最近,美元一路上涨,人民币却显现贬值趋势。这一幕似曾相识,仿佛回到了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的前夜。那时,美国联合主要盟友强行推动日元升值,最终把日本经济拖进了漫长的“失去的二十年”。如今,美国再次因贸易逆差高企而对华施压,难免引发市场对历史重演的担忧。那么,这一次,中国是否也会步日本后尘?答案并不简单。
从《广场协议》说起:日本是如何被牵着鼻子走进陷阱的?
1980年代初,日本出口攻势凌厉,美国国内市场被日本制造攻城略地,汽车、电子等领域节节败退。1984年,美日贸易逆差飙升至367亿美元,这个数字在当时足以引爆华盛顿的警觉。面对巨额逆差和本国制造业的持续衰退,美国决定“出招”。
1985年,美国召集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在纽约广场饭店召开会议,强推《广场协议》。名义上是协调汇率,实则是要求各国联手压低美元,抬高本币,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日本。协议签署后,各国央行开始大举卖出美元、买入日元,短短两年内,美元兑日元汇率从240一路跌到120,日元值翻番。
日元急剧升值后,日本出口竞争力断崖式下滑,大量制造业订单流失。为了挽救经济,日本政府迅速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大量释放流动性,低利率催生了房地产与股市的泡沫。东京地价飙升,天价房产比比皆是,一度传言皇居地价可买下整个加州。好景不长,1991年泡沫破灭,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GDP增长近乎归零,“失去的二十年”由此拉开序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63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