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是美对俄政策最后一道防线吗 从“柔性促和”到“施压逼和”


特朗普是美对俄政策最后一道防线吗 从“柔性促和”到“施压逼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担任俄乌冲突调解人超过半年后,于7月14日发表声明称,如果俄罗斯未能在50天内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征收高额关税,并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包括“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在内的军事援助。白宫官员随后解释,若俄乌未达成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100%的关税,并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等商品的国家征收次级关税。
俄罗斯方面回应称,美国恢复向乌克兰供应导弹是一种倒退,但不会改变前线局势。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已准备好谈判,但乌克兰似乎并不急于开启第三轮谈判。
从竞选期间宣称能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到就职后的外交努力,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的策略经历了多次变化。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韦宗友认为,特朗普正从“柔性促和”转向“施压逼和”。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万青松分析,特朗普希望采取不同于拜登的路线,同时保持美俄关系正常化。然而,过去几个月中调解角色的失败让特朗普意识到国际关系并非简单的商业交易,可能促使美国对俄政策进入新阶段。
特朗普经常设定不执行的最后期限,因此他是否会真正采取行动成为关注焦点。美国国会正在制定立法,使特朗普能够对俄罗斯能源买家实施严厉制裁。不过,特朗普对此表示不确定是否需要这项法案。专家指出,对俄制裁可能导致全球石油、天然气市场动荡,进而引发股市波动和通货膨胀。
在援乌武器问题上,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先进武器装备。北约秘书长吕特表示,欧洲国家将从美国购买武器援助乌克兰,这些武器应促使普京重新考虑和谈问题。然而,特朗普有意避免承担对武器援助数量和种类的责任,现阶段乌克兰难以指望获得精确制导武器来扭转战场不利态势。
实际上,这项援乌方案在特朗普去年胜选后便已初具雏形。部分美国官员认为,集中输送新式武器可向莫斯科释放明确信号,表明特朗普对普京的忍耐已达极限。特朗普的不满或可追溯至5月下旬,当时普京承诺向美方发出“和平备忘录”,但美国迟迟未收到文件。
与此同时,俄罗斯已于5月初发起新一轮夏季攻势,意在深入顿涅茨克州东部,并在苏梅州东北部开辟缓冲区。乌克兰声称已成功阻止俄军推进,但双方依然继续消耗战。外界普遍认为,夏季攻势结束后,俄乌之间可能会有一个谈判的机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67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