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柬冲突升级 美国是否在背后插手 大国博弈的隐性推动


2025年的东南亚,泰柬边境再次爆发冲突。5月28日,两国士兵在争议区短暂交火,一名柬埔寨士兵倒下;7月24日,炮火再起,双方互相指责对方先开火;25日,冲突升级,从零星枪响到连天炮火,这片被柏威夏寺阴影笼罩的土地上,地缘政治的裂缝进一步扩大。
泰柬边境的矛盾根植于历史和现实。1904年,《法暹条约》将柏威夏寺所在的扁担山脉划给柬埔寨,但泰国人对此不满。1962年,国际法院裁定寺庙主权归柬埔寨,但未划定周边4.6平方公里的土地,埋下了隐患。2008年,柬埔寨将柏威夏寺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引发泰国民族主义者的强烈反应,当年7月,两国士兵在寺庙附近对峙。2011年,冲突升级至泰国战机轰炸柬方阵地,柬埔寨向联合国控诉“侵略”。即便2013年签署停火协议,边境摩擦仍时有发生。
2025年的冲突也是旧怨的延续。柏威夏寺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两国边境村民的生命线。气候变化加剧导致山泉水断续,村民为抢水争吵不断。近年来,柬方加强了寺庙周边的旅游开发,而泰方则在争议区修建公路,双方都感到对方侵犯了自己的利益。生存资源的争夺和历史主权的敏感神经交织在一起,使得边境线变得一触即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74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