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
彩票
理财
新健康
科技
旅游
体育
教育
美食
娱乐
首页 > 新闻 > 军事新闻

北京暴雨,中国卫星展开救援接力!太空通信点亮生命希望

军事新闻 2025-07-30 16:29:36  

北京暴雨,中国卫星展开救援接力!太空通信点亮生命希望。当暴雨红色预警响彻密云夜空,冯家峪镇的村民未曾预料到,这场特大暴雨会在12小时内倾泻超过300毫米的雨水。山洪裹挟着泥石冲垮道路,电力杆塔在洪流中倾倒,移动基站彻底失联——这座被洪水围困的村庄瞬间成为信息孤岛。然而,在通信中断的绝境中,两套来自太空的通信系统悄然启动,搭建起生命通道。

7月26日深夜,密云区西北部山区的雨量监测仪指针突破300毫米刻度。冯家峪镇多个村庄在洪峰冲击下出现道路塌方、电力中断,传统通信网络全面瘫痪。首批抵达不老屯镇的消防队员发现,距离灾区20公里的半城子村主干道已被倒伏树木和湍急河水阻断。

危急时刻,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启用海事卫星电话,通过赤道上空的国际通信卫星与灾区建立首条联络通道。这条通话线路在洪峰过境的90分钟窗口期内,成功传递出受灾群众坐标和伤亡情况,为后续救援争取到宝贵时间。与此同时,另一套完全自主可控的通信系统正在同步激活。

消防突击队员从防水箱取出的海事卫星终端,通过高增益天线锁定赤道上空35800公里处的海事卫星,信号经太空跳转后接入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的专线座机。这套系统在27日凌晨的救援中完成了三项关键任务:传输灾区经纬度坐标,误差控制在50米范围内;汇报洪水淹没深度等现场数据;建立每小时一次的定时联络机制。但指挥中心很快发现,海事系统存在致命短板——每台终端重达3.2公斤,单次通话成本高昂,且无法实现多终端组网通信。

此时,指挥大厅另一块屏幕上,代表北斗短报文信号的绿色光点开始密集闪烁。这些来自灾区的数字信号,正以每秒数十次的频次穿过雨幕,经由3.6万公里外的北斗卫星星座回传地面。蓝天救援队队员王磊携带的“北斗应急精灵”设备,在本次救援中创造了18分钟响应纪录。这个巴掌大的终端只需长按SOS键3秒,就能将求救信息和厘米级定位坐标发送至北斗卫星系统。北斗短报文具有三个独特优势:通信零成本,支持群发功能,具备双向通信能力。在冯家峪镇救援中,正是北斗系统率先发现某处民房内受困的5名老人,其定位精度让救援直升机直接降落在院落空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82608.html

加载中~

彩粤网

统计代码 | 粤ICP备2025379628号-2

Copyright © 2012-2025 彩粤网 版权所有

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