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
彩票
理财
新健康
科技
旅游
体育
教育
美食
娱乐
首页 > 新闻 > 军事新闻

学者解读美在中美谈判上的拖延战术 时间陷阱与战略博弈

军事新闻 2025-08-03 20:43:30  

随着8月12日中美关税休战截止日期的临近,全球关注焦点转向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近期与日本和欧洲达成贸易协议,试图构建对华施压联合阵线,而中国则表现出罕见的战略定力。高志凯在凤凰卫视的评论中指出,美国的真实目标不是公平协议,而是系统性遏制中国的发展。这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博弈中,谁在虚张声势?谁手握真正的王牌?

学者解读美在中美谈判上的拖延战术

美国对华经贸战略的本质,在高志凯的分析中有三重算计。首先是时间陷阱,以8月12日为心理杠杆,试图迫使中国在科技、能源等关键领域让步。这种谈判策略本质上是将时间压力转化为政治筹码,但中方早已识破这种战术。其次是议题捆绑的手法,美国财长贝森特提出讨论中国从俄罗斯和伊朗购买石油问题,将地缘政治议题嵌入经贸谈判。这种“混搭战术”意在扩大博弈筹码,却暴露了美方缺乏实质性谈判筹码的窘境。最值得警惕的是盟友围堵策略,通过与菲律宾、日本、欧盟达成贸易协议,美国试图构建对华施压的联合阵线。但高志凯指出,这种表面联盟实则各怀心思,欧盟在关键技术领域始终未配合美国对华封锁。

中方谈判团队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战略智慧。稀土管制作为“经济核选项”,对美高科技产业形成精准威慑,使美国军工复合体首次感受到供应链断裂的切肤之痛。多边机制运用成为破解美方单边制裁的关键。中方在日内瓦会谈后立即与WTO总干事会晤,将双边博弈提升至多边舞台,有效抵消了美方“长臂管辖”的合法性。拉美外交联动更展现地缘反制艺术,王毅外长在谈判当天会见古巴外长,向美国后院传递明确信号,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使美方围堵战略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89011.html

加载中~

彩粤网

统计代码 | 粤ICP备2025379628号-2

Copyright © 2012-2025 彩粤网 版权所有

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