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能源出口被疑签“空头大单” 协议可行性遭质疑


近日,美国赶在8月1日“大限”前向其贸易伙伴施压,同欧盟、日本和韩国等签下多笔“能源大单”。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将此视为“巨大胜利”,但协议有关内容释出后,旋即引发强烈质疑,被指“不现实”、难落实。
根据美国同欧盟达成的协议,欧盟承诺未来3年内从美国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相当于每年将从美国进口价值2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包括原油、核反应堆燃料、天然气及其他石油衍生品。按年计算,这将是欧盟去年从美国购买额的3倍多。白宫表示,该协议将“加强美国能源主导地位,减少欧洲对对手能源的依赖,并缩小我们与欧盟的贸易逆差”。
美国还与韩国达成了协议,韩国承诺向美国进行价值1000亿美元的能源采购,但这笔巨额采购的达成周期未予明确。日本也承诺大量投资美国能源基础设施。
然而,这些巨额订单协议的可行度受到了质疑。《纽约时报》称,至少从短期来看,这些贸易伙伴承诺的采购量不仅大于自身实际能源需求,甚至也超过了美国产能。根据美国分析机构ClearView Energy Partners的数据分析,2500亿美元约占美国2025年向全球出口能源总量的80%。能源市场分析机构极光能源研究的研究负责人雅各布·曼德尔认为,尽管美国液化天然气在扩大产能,即将上线的工厂计划使美国天然气出口能力到2030年翻一番,但该计划远不足以达到欧盟为履行对美贸易协议而大幅增加的进口需求。他表示,“如果要达到协议目标所需的规模,这根本不现实。”随着供应量增加,欧洲每年或可多购买500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
此外,美国能源咨询公司Poten & Partners分析师费尔表示,欧盟要落实协议中每年从美国进口价值2500亿美元能源产品的承诺,几乎意味着欧盟将不得不把美国作为唯一的能源进口来源国,并停掉从所有其他国家的能源进口,这与现代能源供应体系的多元化要求背道而驰。目前美国已经是欧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和石油进口来源国。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到2024年,美国已占欧盟液化天然气进口量的50%,石油进口量的1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92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