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解放军武警1.9万人次驰援8省抗灾 彰显国家力量与社会韧性


8月8日,国防部发言人蒋斌大校通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华东、华北、东北等8个省份13个区县开展防汛救灾工作。累计投入兵力1.9万余人次,车辆机械2000余台次,组织民兵3.2万余人次,执行群众转移、物资运送、堤坝加固等任务,坚决贯彻人民至上的指导思想。
这次行动不仅展现了我国应急体系的强大动员能力,也体现了多方面的价值。从接到指令到完成跨省机动,多数部队实现了“24小时黄金救援”到达。同时,救援行动覆盖了多种灾害类型,包括江西的防汛抗洪、甘肃的地震救援以及云南的山体滑坡处置。此外,新型动力舟桥、水下机器人等18类智能化救援装备首次成建制投入使用。
军民关系在这次行动中得到了现代诠释。郑州群众自发为连续作业12小时的战士撑伞,展示了军民之间的深厚情感。武警水电部队与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建立了联合指挥平台,提升了专业协作水平。98抗洪英雄部队在现场开展了“战地党课”,传承了英勇精神。
社会心态也在积极转变。网友留言显示,人们的认知从“天灾无奈”转向“制度自信”,从关注个体损失到理解系统风险,从被动受助到主动配合救援。这种公民意识的觉醒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国际比较下,中国模式的优势明显。例如,德国2021年洪灾时军队反应滞后72小时,而中国建立的“军区主战、军地联动”机制展现出独特优势。瑞士洛桑管理学院评估显示,中国灾害应急效率已连续5年位居新兴经济体首位。
这场规模空前的救援行动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现代国家治理公开课。当00后战士在泥浆中托举婴儿的照片在网络上传播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军人的奉献,更是一个文明型国家在风险社会中的组织韧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应急管理体系,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体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96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