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海警抵近巴拉望岛巡航 南海局势再起波澜


2025年6月17日,黎明前的南海仍笼罩在黑暗中。凌晨时分,一支由菲律宾海警与渔业机构混编的船队从巴拉望岛东部启航,以“渔业补给”为名穿越巴拉巴克海峡,直奔半月礁以东的敏感海域,目标是进入距中国岛礁仅20海里的水域。然而,他们并未意识到,中国海警的三艘舰艇早已潜伏在此,准备将其一网打尽。
近年来,菲律宾当局在南海问题上的行动日益激进。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言人塔里拉在2025年6月初宣布启动“渔业增产计划”,声称这一举措是为了帮助巴拉望渔民开发远海渔场。表面上看是为了民生福利,但政府提供的燃料补贴、渔获冷藏船收购及高价回收政策背后隐藏着更深的目的——鼓励渔民前往中国南沙岛礁进行“冒险”作业。几天内,数百艘渔船从巴拉望西海岸向仁爱礁、仙宾礁等争议海域蜂拥而至,制造出一片“民间闯海”的喧闹景象。菲律宾政府在这种行动上有着两套计划:最理想的状态是渔船能够突破中国的封锁,进入岛礁的潟湖,并试图创造“实际控制”的假象;如果未能成功,则在外围进行补给作业,维持其在争议海域的存在感。为了增加成功的可能性,菲律宾甚至将“圣奥古斯丁”号海警船伪装成民用渔船的一部分,试图以“执法护航”的名义试探中国的底线。这种“渔民挡箭牌”的战术并不是首次使用。早在菲律宾成功控制中业岛时,便通过迁移平民定居、修建学校等手段,企图通过“民生”措施来改变当地的主权现状。如今,菲律宾显然希望通过类似手段,借助“民间船只”的身份假设中国会因此而顾忌,不敢采取强硬措施。
面对菲律宾的挑衅,中国早已布下了一张严密的监控网。菲律宾船队刚离开巴拉望,中国的卫星遥感系统便锁定了其航行轨迹,岸基雷达持续追踪其动向,海上民兵渔船也迅速接近进行侦察。当菲律宾船队接近半月礁时,中国海警舰艇迅速现身,形成围堵之势。海警21558号舰艇正面拦截,另外两艘舰艇5103号和5101号则斜插进菲律宾船队,瞬间将其阵形打乱。
更令菲律宾方面感到压迫的是中国的电子侦察能力。中国的815型电子侦察船紧随其后,全频段监听菲律宾船队的通讯,舰载雷达精准扫描船舶甲板上的人员动向,甚至可以听清楚船舱内的电台对话。即便菲律宾的海警指挥中心加密通讯,但在强大的电子干扰下,其通讯系统几乎毫无作用。与此同时,中国还加强了军事层面的威慑。在巴拉望岛以北的海域,一艘中国攻击潜艇完成了深海潜航测试,搭载的鹰击-XX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覆盖了整个菲律宾群岛。而在苏比克湾外海,中国的山东舰航母编队进行了攻防演练,055型驱逐舰成功试射反舰导弹。所有这些举动都向菲律宾传递了明确信号:任何军事冒险行为都将遭到雷霆回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96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