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烽火中的不朽文艺丰碑 太原的烽火与荣光


八秩春秋,时盛岁新。秋风吹拂过太原城的街巷,汾水低吟着那段烽火岁月。太原自古名都,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在抗战史册上熠熠生辉。
这里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战场的战略枢纽,见证了烽火燎原气象;也是全民族抗战精神的生动载体,凝聚了无穷家国力量。在太原,遗址遗迹耸立,无言诉说着过往;战斗故事流传,激荡人心力量;英雄群像鲜活,照亮前行方向。抗日烽火曾于此地熊熊燃起,铸就铁血荣光;城市烟火而今在这片热土袅袅升腾,谱写时代华章。
在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进程中,太原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作为我党统战实践范本和华北抗战中心的伟大意义。从政治维度审视,太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率先实践的大城市。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提出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主张很快在太原落地生根。1936年5月,毛泽东数次致函阎锡山磋商“共赴国难、团结抗战”大业。中共北方局通过公开合法的方式开展上层统一战线工作,接办、改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并将其发展为实际上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为全国统战工作提供了范本。1937年8月30日,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在太原公开办公,成为实践统一战线的前沿与枢纽。
从军事维度审视,在全民族抗战初期,太原构建起支撑华北抗战的指挥体系与作战枢纽。七七事变后,中共北方局在太原重组并高效运转,八路军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东渡黄河开赴山西,经太原抵达抗日前线。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在配合友军进行太原会战的同时,周恩来等还积极与华北各军政代表协商,八路军的军事活动辐射到整个华北地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225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