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下台会给周边局势带来哪些影响?


日本政坛再一次上演“短命首相”的戏码。9月7日,据媒体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正式宣布辞职,他给出的理由是“不愿党内分裂”。这位去年10月才当选的日本第102任首相,任期不足一年便黯然下台,成为战后日本又一位未能站稳脚跟的首相。
纵观日本政治史,首相任期的长短往往与国内政治共识和外部环境息息相关。安倍晋三能够长期执政,依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叠加,而石破茂显然三者皆无。在内忧外患交织的背景下,他的执政早已步履维艰。
石破茂给出的“避免党内分裂”只是表面理由。真正困住他的,是内政外交双重压力。自民党在最近的众议院、参议院选举中接连失利,支持率持续下滑,党内不满情绪高涨。尤其是7月参议院选举惨败后,要求其辞职的呼声已是一浪高过一浪。石破茂一度否认有意下台,但终究未能顶住压力。
作为中间派政治人物,他既无法满足党内右翼的强硬期待,又难以扭转社会对自民党的信任危机。最终,在内外矛盾的挤压下,他选择以“维护团结”的名义体面离场。
石破茂的执政失败也折射出日本在国际格局中的尴尬处境。当下中美对抗持续加剧,贸易战外溢效应波及全球,日本既是美国的盟友,又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自然首当其冲。与此同时,历届日本内阁不断强化“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论调,主动把自己绑在潜在冲突的战车上。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230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