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莫迪对华的短视必将付出代价 印度的机会主义陷阱


莫迪政府在中美关税战中对中国采取了进一步限制措施。印度政府计划将中国企业在合资企业的持股比例限制在10%以内,并强制要求中国企业向印度转让核心技术,以推动关键技术本土化。
在中美新一轮关税战升温之际,印度政府酝酿新的政策工具,意图在中美对抗中占据优势,尤其是针对中国电子企业在印投资设置更多限制条件。这一动向不仅暴露出印度对外经济政策的机会主义本质,也反映了其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中的投机心理和战略短视。
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印度看到了机会。据媒体报道,印度政府计划进一步收紧对中国企业的对印度投资,在股权结构和技术转让方面提出更严苛要求。印度政府计划把中国企业在电子领域的持股比例直接限制到10%以下。对于跟随美欧企业将供应链从中国迁移到印度的中国供应商,印度政府可能允许这些中国企业持有最高49%的股权,但必须经过个案审批程序。
印度声称这一政策旨在加强对中国资本的管控,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部冲击。然而,其他国家企业能享有更高的股权自由度。消息人士透露,即使中国企业获得准入资格,印度仍将优先扶持本土品牌和技术,形成“开放市场、封闭利益”的局面。这种做法既想吸引外资又不愿真正让利,暴露了印度制造业政策的两面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48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