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
彩票
理财
新健康
科技
旅游
体育
教育
美食
娱乐
首页 > 教育

去祖国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

教育 2025-08-04 00:00:00  

“我看到孩子们的笑脸久久不能忘怀,从此下定决心要给他们更好的未来。”忻州师范学院师生原创歌曲《育树西花》中的这句歌词,正是外语系1902班田狂内心的真实写照。

4年前,田狂还是一名普通师范生,如今,他已成为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孩子们口中的“小田老师”,被中共阿图什市委员会教育工作委员会评为2023-2024学年“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忻州师范学院的毕业生中,像田狂这样扎根基层的比比皆是。2025年,有431名学子奔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17个服务地,在乡村教育、服务边疆中奉献青春。

“自2023年以来,学校西部计划岗位对接人数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这离不开校—系(院)—班级三级联动体系。”忻州师范学院校团委副书记(挂职),西部计划负责人程书鹏说。此外,学校还开设了西部计划专栏,组织宣讲与经验分享,实现精准宣策。

“初到新疆,语言不通、气候干燥、教学资源有限,我感到压力很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第二十中学支教学生、法律系2024届毕业生向芳告诉记者。

学校为她配备了“双导师”——校内专职团干负责专业指导和成长规划,往届优秀志愿者提供实务经验。“这让我逐渐找到了方向,如今我在日常教学、与孩子们相处中都游刃有余。”向芳说。

2019年以来,学校累计向西部输送支教生1200余名,其中有32%的学生通过西部计划政策留疆工作。“我们不仅要送学生去西部,更要让他们留得住、干得好。”程书鹏告诉记者。

“忻州师范学院的学生教学能力扎实,能充分融入当地,是值得信赖的伙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阜康市第三中学党总支书记李风鸿说。这信任背后,离不开忻州师范学院在实习支教项目的长期坚守。

“自1997年正式启动实习支教工作以来,学校已派出7万余名大学生,足迹遍布25个县(市、区)的700余所农村中小学。”忻州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赵青杉介绍。学校构建了高师院校主导、地方政府支持、基层学校配合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让实习支教不再只是“走过场”。

初到忻州市繁峙县砂河中学时,化学2201班的张璇面对课堂沉闷、学生消极的困境手足无措,通过师徒结对指导,张璇也在教学中从“凭感觉”变得“有逻辑”。

“我们将实习支教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配备当地指导教师,确保学生大一、大二站上讲台,大三站稳讲台,大四站好讲台。”忻州师范学院实习支教管理部部长程利炳说。

实习支教也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支教学生在教书育人之外,还在村里办广播、绘墙报、编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参与乡风文明建设。

这份坚守让学校获得国务院“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也被学生们带到基层。“很多参加实习支教的学生毕业后扎根当地,成为教育的骨干力量。”赵青杉说。

“我校将进一步凝练实习支教办学特色,努力把‘万人下农村、千人出山西、百人走丝路’的实习支教新格局做大、做强。”忻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乔永生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杨柳鑫 通讯员 李万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jiaoyu/190371.html

加载中~

彩粤网

统计代码 | 粤ICP备2025379628号-2

Copyright © 2012-2025 彩粤网 版权所有

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