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扩张的徕芬,正面临售后“大考”


(原标题:品类扩张的徕芬,正面临售后“大考”)
本文来源:消费者报道 作者:张德荣
双十一临近,关于商品售后的投诉也多了起来。在个护小家电赛道快速崛起的徕芬,售后服务颇受诟病。
近期,《消费者报道》收到多位消费者对徕芬售后服务的投诉,包括在保修期内送修产品时遭遇售后拖延、处理敷衍、反复维修等问题。
这些看似零散的售后个案,折射出新兴品牌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对售后服务体系建设的忽视,或为品牌长远发展埋下隐患。
售后拖延频发,用户体验打折扣
凭借“戴森平替”吹风机打响名声后,徕芬一路迅猛扩张,在2023年、2025年先后推出扫振电动牙刷和直线往复剃须刀,意在打造个护产品矩阵,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然而,从消费端的反馈来看,其售后体验似乎并未跟上品类扩张的步伐。
“我的徕芬电动牙刷已经两次出现充电故障了。第一次送修回来用了1个多月又坏了,第二次联系售后,对方承诺补发新的数据线,结果拖了10天都没有寄出。”说起售后经历,消费者刘女士满是无奈。
刘女士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8月21日她向徕芬客服反馈电动牙刷第二次出现充电故障时,客服明确表示会安排补发数据线,并告知已完成登记。但此后,售后进度却陷入停滞。8月25日、8月30日,刘女士两次主动联系客服询问补发进度,得到的回复均是“查询信息错误,导致补发失败”。这意味着,刘女士的售后请求在10天时间里并未被积极解决。
刘女士与徕芬客服的聊天记录 图源:受访者提供
据刘女士讲述,徕芬方面曾提出“按产品使用年限折旧退货退款”的方案,但被她拒绝了。“我使用频率并不高,总共才充了5次电,修完一次又出现相同故障,这个解决方案并不合理。”刘女士称。
消费者陈志辉(化名)送修徕芬电动牙刷时也遇到类似问题。“要不是我一次次打电话催,恐怕到现在都处理不了。”谈及售后体验,他直言不满。
据了解,他在去年7月购入徕芬电动牙刷。今年7月底,产品频繁出现“自动停止运行”“充不进电”的故障。联系客服后,他按客服的要求将电动牙刷寄回售后维修,当时客服承诺“收到快递后7-10天寄回”。
8月2日,陈志辉寄出故障电动牙刷;8月3日,快递信息显示徕芬已签收。但被签收后,他没有收到来自售后的进度反馈,也无法自主查询维修状态。“全程都得我主动打电话催。虽然最后给我换新了,但从8月2日到8月29日,整个售后过程也拖了将近一个月。”
陈志辉与徕芬400客服的通话记录 图源:受访者提供
陈志辉认为,徕芬的售后体系不够完善、专业:“客服总是用‘等待7-10天’敷衍用户,期限到了就让用户继续等。投诉也无济于事,换个客服和你联系,服务依旧是承诺后不积极推进,言而无信。”
刘女士、陈志辉的经历并非个例。记者在黑猫投诉、消费保、小红书等平台发现,不少消费者都反馈了有关徕芬售后方面的问题,如寄回方产品与送修的产品不一致,维修后吹风机上出现脏污和划痕。还有消费者因产品在质保期内频繁送修,对产品质量感到担忧。在中国消费者协会阳光公开的消费投诉内容中,2025年以来,关于徕芬的投诉记录有14起,主要涉及产品质量、安全、售后服务、虚假宣传等问题。
品类扩张“问题不断”
作为徕芬品牌的关联公司,天眼查数据显示,深圳术叶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公开了273项专利,当中大多数为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与发明有关的专利占比不足15%。
在竞争激烈的小家电市场,尽管徕芬一直以“技术普惠”自居,但在外界看来,它是一家颇为依赖营销的企业。
在叶洪新的营销规划中,除了天猫、京东等传统的线上平台外,短视频、知乎、B站、小红书等社交内容平台都是重点营销渠道。2022年期间,徕芬科技在深圳陆续建立了50人的内容团队,从B站、抖音短视频,再到电商直播间开展大量的内容创作。值得一提的是,声称“永远不找代言人”的徕芬,还请来了李小冉、罗永浩等名人为品牌“站台”。
不过,过度依赖营销的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
据GfK中怡康统计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吹风机价格呈现下探趋势,300元以下成为线上市场主销价格段,份额比去年同期提升了近11个百分点,销量同比增速达到76.8%。而徕芬的吹风机产品线除SE Lite和Mini Lite外,其余均在300元以上。换言之,曾在销量上掀翻戴森的徕芬,如今正被“徕芬平替们”发起新一轮冲击。
品类扩张进程同样未如理想,徕芬主推的扫振电动牙刷并未带来第二增长曲线。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徕芬前员工透露,2024年全年,徕芬牙刷产品线净亏损8000万。叶洪新则罕见“认输”,公开表示:“299元的售价我们只有40%不到的毛利,被70%左右毛利的对手按在地上摩擦。(我们认输了)这个品类极度畸形,劣币驱逐良币。”
而号称耗时4年、投资过亿的新款电动剃须刀更是争议不断,其T1 Pro剃须刀的设计被网友质疑与松下Air TM20雷同,699元的P3Pro剃须刀又在自媒体测评中不如飞科399元的竞品。而徕芬创始人叶洪新因测评结果公开表达不满的举动,更让事件引发热议:一方面是产品争议本身,另一方面也让“自媒体测评的权威性”与“企业对公众评价的应对方式”成为讨论焦点。
值得关注的是,营销带来的流量暴增,让徕芬的产品质量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人民网深圳舆情部舆情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关于徕芬的网络讨论中,负面敏感信息占比21.28%,正面信息仅占1.63%,其余主要为中性信息。负面讨论主要集中在微博、小红书、今日头条等社交平台,以及黑猫投诉等消费者维权渠道。负面舆情热词包括“投诉”“质量”“退货”“三包”等,反映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不满。在上述平台里,不少消费者留言指“徕芬的产品过保就坏”。
产品质量问题也让徕芬售后面临“大考”。小红书上有部分用户反馈徕芬吹风机、电动牙刷出现频繁维修的情况。“过保就坏”也是不少投诉帖中出现的关键词。
小红书用户谭女士向记者反馈,今年8月15日,她所使用的徕芬LF03吹风机出现了插头“烧黑”的故障。联系官方客服后她按要求在8月16日邮寄送修,当时客服承诺售后拆包进行检修,整个流程预计在7-9天完成处理。后续在谭女士的多番催促下,徕芬客服在8月27日表示寄修服务已经超时,将为其安排换新处理。不过她到了8月30日仍未收到承诺换新的吹风机。“整整15天都用不了吹风机,没有办法信任了。”谭女士如是说。
徕芬LF03吹风机出现插头“烧黑”情况 图源:谭女士提供
针对本文中提到的多项消费投诉,消费者报道向徕芬方面发送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应。
实际上,售后困境是许多新兴消费品牌所面临的挑战:以爆款产品和极致营销实现快速扩张,以低价策略抢占市场,却忽视搭建扎实的售后服务体系。如果不能及时补强服务短板,负面体验持续累积,必然对品牌声誉和用户复购率产生影响。
对徕芬而言,能否将“技术革新”的锐气同样用到“服务革新”上,顺利通过这场售后“大考”,将关系到它的未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qiche/xinnenyuan/256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