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
彩票
理财
新健康
科技
旅游
体育
教育
美食
娱乐
首页 > 新闻 > 社会资讯

学校要控制慰问贫困生的“宣传欲” 保护学生隐私尊严

社会资讯 2025-07-03 23:35:44  

近日,福建莆田一小学发布的慰问贫困生宣传文章引发热议。有网友质疑,相关文章配发的现场图片显示,该名贫困生家中装修豪华,不像是条件困难的家庭。对此,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称,该学生确实是贫困生,只不过寄宿在亲戚家中,照片是在亲戚家里拍摄的。7月2日,涉事学校发表声明称,该生家庭系农村低保户,家庭收入主要靠其母亲务农维持。

学校要控制慰问贫困生的“宣传欲”

现实中,同一学校的小学生大多会住在附近的街道、社区中,对当地有关部门来说,核查小学生家庭情况难度不大。因此,不少网友认可这一声明。这名小学生即便有家境不错的亲戚,只要自己家实际情况符合政策规定,便没有问题。

此事真正应该反思的是学校宣传慰问贫困生这件事本身。从尊重与保护未成年贫困学生隐私的角度出发,学校即便上门慰问,也不宜公开宣传。公开发布贫困学生接受慰问品的照片,涉嫌暴露贫困学生隐私,可能引发同学对贫困学生的嘲笑、网络欺凌等问题。

学校有关负责人上门慰问贫困学生,了解其家庭情况,这是值得肯定的;在慰问过程中拍照记录、为工作留痕,也无可厚非。但要进一步公开宣传,则需十分谨慎。毕竟,不少贫困生不愿意让他人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而且容易导致“高级黑”。

举行捐赠爱心服、帮困金仪式,拍照进行宣传,这些做法在以往颇为普遍,但近年来逐渐减少。原因在于,这些帮困做法被质疑不尊重贫困生人格尊严、忽视受助学生的隐私保护,是让贫困生配合学校做帮困助学宣传。

近年来,我国不少大学选择用大数据排查学生消费情况,从而悄悄地给贫困生消费卡里打钱,体现了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对已经成年的大学生给予帮助尚且如此,何况帮困对象是小学生。

帮困助学是学校的工作之一,做好这一工作需要爱心、细心和耐心,一切从贫困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出发,而不是从学校的工作业绩出发。学校在这方面不妨控制下宣传欲望,守住学生隐私底线。实际上,对于这类工作,学校即便不大肆宣传,受助的学生和家庭也会记在心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chuangyezixun/140385.html

加载中~

彩粤网

统计代码 | 粤ICP备2025379628号-2

Copyright © 2012-2025 彩粤网 版权所有

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