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
彩票
理财
新健康
科技
旅游
体育
教育
美食
娱乐
首页 > 新闻 > 社会资讯

北京公共场所不得强制刷脸 新规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社会资讯 2025-07-07 02:33:11  

面对“强制刷脸”的情况,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规定,非必要情况下不得将人脸识别作为公共场所唯一的验证方式。北京市网信办宣布,从7月开始,本市将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针对公共场所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人脸识别信息的行为进行整治,市民可通过北京12345举报相关违法行为。

人脸信息是一种敏感的生物识别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等特性。一旦泄露或被非法使用,可能对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甚至威胁公共安全。近年来,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应用场景逐渐增多,包括社区、高校、银行、超市等多个场所都存在刷脸的情况。

在便利生活的同时,“刷脸”也带来了新的个人信息保护挑战。例如,某地一物业公司因将人脸识别设为进出小区的唯一通行方式而被居民告上法庭,最终法院判决要求物业公司删除原告人脸信息,并提供其他出入小区的方式。在北京,也有居民投诉称,在网络平台注册时被要求录入人脸识别信息,但之后想注销账号却无法删除这些信息。

根据《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任何机构不得以胁迫方式采集人脸信息,公共场所必须提供非生物特征验证选项。若个人不同意通过人脸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应为其提供其他合理且便捷的身份验证方式。此外,处理超过10万人脸信息的机构需向省级网信部门备案。

目前,在市网信办指导下,已有69家单位通过“个人信息保护业务系统”履行了备案流程。网信部门正逐一跟进,确保个人信息处理者依法合规操作。7月起,北京市网信办还将与相关部门合作,重点检查交通运输、住宿旅游、教育培训等领域是否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人脸识别信息的行为。

鉴于人脸信息泄露的风险,专家建议公众对非必要场景下的刷脸保持警惕,发现违规采集行为应及时向网信部门举报。在北京,公众可通过拨打12345进行举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chuangyezixun/144450.html

加载中~

彩粤网

统计代码 | 粤ICP备2025379628号-2

Copyright © 2012-2025 彩粤网 版权所有

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