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外卖大战醉翁之意不在酒 即时零售升级战


阿里美团外卖大战周末升级,开启了新一轮外卖补贴竞争。7月12日,美团和淘宝闪购等平台再次发放大额外卖券,包括“满25减21”、“满25减20”等多种优惠券,部分外卖甚至可以实现“零元购”。
这场持续两周的外卖大战横跨多个平台,几大平台的慷慨程度前所未有。表面上看,这次外卖大战的升级是由于美团和京东对阿里的夹击。美团与饿了么长期竞争,而这次直接针对“淘宝闪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卖行业一直是美团和饿了么的天下。虽然美团占据优势,但饿了么并没有近忧。然而,京东的强势入局打破了这一局面,使得阿里变得被动。
实际上,危机感不仅来自彼此的竞争,还源于整个零售业态对于存量市场增长的焦虑。即时零售是当下互联网最高频的消费场景之一,用户画像年轻化且具有高线城市、高消费力的特点。若即时零售失守,对于任何一家来说都可能造成重大损失。高频流量入口竞争不力,必然会导致生态价值萎缩。
因此,外卖的竞争不仅变得更加激烈,也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这场以外卖为名的争夺战逐渐演变成阿里、美团和京东对其零售业务尤其是即时零售的升级。美团CEO王兴表示会不惜一切代价赢得竞争,阿里巴巴CEO吴泳铭则认为这是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京东希望通过外卖战役找回“失落的五年”,淘宝需要一场新的胜利来扩展其业务版图,美团则要和京东、天猫争夺电商生意。
相比电商崛起的时代,这场存量竞争让各方都燃起了斗志。中国的互联网江湖似乎又找到了曾经兴奋而充满活力的状态。多年前美团上市时,就有对其业务交集的讨论。美团各条业务线都有强大的对手,在IPO盛宴之后,更大的挑战或许才刚开始。如今,站在美团的角度看这场外卖的“遭遇战”,存量争夺越是激烈,越是考验守住流量入口的能力以及整合生态的能力。
尽管通过补贴能带来流量爆发,但这未必能带来用户的忠诚。拉新之后转向高频依然有长路要走,需要留住用户、商家与供应链,使各方利益最大限度平衡,才能真正分到更多的蛋糕。美团、阿里、京东看似处于不同的赛道,最终都会进入同一个战场。扩张后如何提升平台效率才是关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chuangyezixun/155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