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期食品变“剩菜盲盒”被疯抢 新兴消费风潮引发热议


晚上8点,新一批“剩菜盲盒”准时在小程序里上架,等待用户前来抢购。每天王苒都会早早看好时间,如愿订到自己常买的面包盲盒,原价35元她只花了11.8元,每日的“剩菜盲盒”成为她解决早餐的新选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蹲点抢购“剩菜盲盒”的大军,商店当天未销售完的临期食品有了新的出路,这一悄然兴起的消费风潮引发了众多讨论和关注。
商家推出的“剩菜盲盒”主要是将临期或当日未售出的食品以随机组合的形式卖给消费者,价格便宜,减少了食物浪费,践行了环保理念。这种形式最早在国外兴起,近几年在国内迅速走红。Rocco是一名在成都生活了8年的外国人,他在工作中发现了食物浪费的问题,于是开启了“剩菜盲盒”的尝试。4年时间,他用“蹩脚”中文与上千家店家沟通,现在每天在平台上成交的“盲盒”已达2000多份。然而,面对部分商家的不理解和外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争议,他也在寻找平台更好的出路。
在Rocco创立的“八点以后”小程序中,售卖剩菜盲盒的主要有面包店、便利店、超市、酒店等。消费者可以在主页看到当日推荐的“盲盒”产品,也可以在地图上搜索附近剩余的“盲盒”。许多产品的价格通常只有原价的3-4折左右,甚至更低,吸引了许多对价格敏感的年轻人。如果商家上架了产品,用户还会收到提醒。目前,“八点以后”只在成都运营,活跃用户已有30多万,每天交易量达2000多份,两年多的时间里减少碳排放约190万公斤。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cpqg.com/html/xinwen/chuangyezixun/1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