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学者:美国技术制裁终将失败 中国创新突破限制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柯成兴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现场表示,他使用DeepSeek、Gemini和ChatGPT来询问对世界某些事情的看法。他认为有些机器能够读懂世界上所有文字并提供一个最适中的看法,而这是人类难以做到的。柯成兴认为,DeepSeek以更经济和快速的方式被创造出来,这种突破今后会越来越多。当今世界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美国的技术制裁终将失败。
DeepSeek在今年年初的出现震惊了世界,但国际上一些声音却对其表示质疑甚至指责。柯成兴解释说,当要以数十亿级的数据来重新创建有用的信息时,并不需要完全掌握所有这些数据,只需要一小部分,即“充分统计量”。在大语言模型下,这一小群体可能仍然非常庞大,达到几亿。如果有足够的统计数据,可以用更廉价的计算机芯片和更少的时间来重新创建同类的大型语言模型。DeepSeek正是以更加经济的方式被设计出来的,未来这样的例子会越来越多。
为什么是中国公司创造了DeepSeek?柯成兴认为,在西方,人们可能陷入了群体性思维,每个人都在想着同样的事情。中国已经被美国的技术民族主义排除在最高技术水平之外,因此必须找到不同的方法来实现目标。中国公司做到了这一点,也为其他类似系统的诞生开辟了道路。
美国政府正试图禁止在一些政府设备上使用DeepSeek,这让人联想到近年来美国以国家安全等各种理由对中国和中国企业、产品进行的打压限制。柯成兴指出,美国正在寻找许多方法来限制中国获得最新技术,无论是在高端芯片、硬件还是在软件方面。但对于像大语言模型这样的知识系统,技术制裁已不一定会成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cpqg.com/html/xinwen/chuangyezixun/1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