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使用无人机空袭也门 报复循环加剧平民苦难


当地时间7月15日清晨,以色列南部内盖夫沙漠的军事基地响起警报,3架无人机从也门方向袭来。其中两架精准命中目标,爆炸火光在戈壁滩上腾起蘑菇云。与此同时,红海沿岸的埃拉特港也拉响防空警报,另一架无人机被以军战机拦截,残骸坠入海中。也门胡塞武装随后通过电视台宣布“同步袭击成功”,而以色列军方的回应只有一句简短声明:“拦截了部分目标”。
这场隔着数千公里的攻防战并非首次上演。自2023年10月巴以冲突升级以来,也门胡塞武装已向以色列发射近60枚弹道导弹,而以色列的报复空袭也让也门多地能源设施成了废墟。但三个被忽略的真相更值得深思。
胡塞武装发言人萨雷亚的声明中反复强调:“行动直到以色列停止对加沙的侵略并解除封锁”。这不是空喊口号——加沙地带230万人口被困在3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以色列的封锁导致燃料、药品、食物持续短缺,联合国数据显示,当地80%的人依赖人道主义援助,儿童营养不良率已达58%。胡塞武装的无人机更像是对这种苦难的“远程回响”。在也门本身也深陷战乱的情况下,他们选择用有限的军事力量介入,本质是地区弱势力量对“强者逻辑”的反抗。
以色列的报复来得很快。每次胡塞武装发动袭击,以军战机就会轰炸也门首都萨那的炼油厂、荷台达港的仓库,甚至民用机场。联合国人权办公室统计,仅2024年3月至7月,以军空袭已造成也门127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39名儿童。而胡塞武装的导弹和无人机也让以色列南部居民常年活在防空洞里,埃拉特港的旅游业一落千丈,靠港口谋生的渔民半年没出海。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消耗战:双方都宣称“打击军事目标”,却让两地的普通人成了代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chuangyezixun/168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