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针对尹锡悦的清算为何如此迅猛 权力对决与民心所向


韩国政坛的剧变总是充满诡谲。曾将前总统送入监狱的尹锡悦,如今却在相似的困境中成为了被清算者。而主导这一切的是他昔日的劲敌李在明。这不仅是权力更迭,更像是两种治国路线的生死对决。
尹锡悦的崛起始于2017年,作为检察官,他因主导弹劾并送朴槿惠入狱而声名鹊起。然而,入主青瓦台后,他选择了一条极端的亲美媚日路线,甚至不惜牺牲国家尊严。最显著的例子是废除韩国法院关于二战劳工赔偿的判决,取而代之的是所谓“韩国人赔偿韩国人”的方案。此举被广泛解读为对美日献媚,旨在快速构建“美日韩军事同盟”,以牵制中国。
随着美国政治靠山未能连任,尹锡悦在国内失去了依仗。宪法法院裁定其“严重违反宪法”,执政合法性受到质疑。军方秘密录音的曝光更是揭示了尹锡悦涉嫌策划一系列极端事件,如未经批准出动军用无人机对平壤进行心理战挑衅,以及计划在2024年12月3日宣布为期六小时的“紧急戒严令”。
7月5日,尹锡悦被首尔高等检察厅拘留。被捕后,他声称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并拒绝出席庭审与调查。然而,检方迅速行动,证实尹锡悦在看守所内行动无碍,“装病”的意图被彻底戳穿。检方还查明尹锡悦存在伪造文件、删除加密通话记录等销毁证据的行为。
与此同时,李在明坐上青瓦台,迅速主导了对尹锡悦的清算。他调集力量,派出五名检察官参与尹锡悦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并提交了约100页的意见书,直接反驳尹锡悦的“装病”说辞。李在明公开向国民承诺,一旦尹锡悦的“内乱罪”坐实,不会得到特赦。此举被视为打破韩国政坛“青瓦台特赦惯例”,展现了李在明坚决的清算决心。
在外交方面,李在明推行务实的“太极外交”,避免非黑即白的站队。他对中国表示“疏远中国等于经济自杀”,并承诺延续文在寅时期的“三不原则”。中方对此迅速给予积极回应,有意放宽对韩国的稀土出口限制。对朝鲜,李在明叫停了激化的对朝扩音广播,重启南北军事热线,并计划恢复开城工业园。面对美国,他拒绝出席北约峰会,也拒绝提升军费至GDP 5%的要求,但强调韩美同盟,并争取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chuangyezixun/168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