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巾从“合规”到安全还差多远 硫脲风波引关注


近日,直播网红辛巴自创的卫生巾品牌“棉密码”陷入了健康风波。有消费者举报该品牌卫生巾检出致癌物硫脲,多位消费者声称长期使用后出现了甲状腺癌、妇科炎症、月经紊乱等健康问题。集体送检报告显示,从2019年9月到2025年1月间,该品牌多个批次的产品中均检出超高含量硫脲,其中一款卫生巾的硫脲含量达到16653.4679μg/g,远超化妆品安全标准最低限量1mg/kg的16000倍以上。
硫脲是一种含硫有机化合物,被列为《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3类致癌物,虽然急性毒性不高,但在细胞和动物实验上发现,硫脲可诱导甲状腺功能障碍、肝毒性、生殖毒性以及免疫毒性。虽然部分消费者的健康问题受遗传、环境暴露、基础疾病等多重因素影响,很难直接归因于卫生巾的使用,但卫生巾中的硫脲仍需严格管控。由于其有毒性且不能长时间与皮肤直接接触,《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将之列为禁用成分。
然而,化妆品禁用硫脲,卫生巾却一直没有禁用。旧国标对卫生巾原材料的规定较为粗放,仅要求无毒、无害、无污染,未对添加物质和剂量进行明确规定。直到2024年出台了新国标《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GB15979-2024),才对添加物作出规定,禁止在原材料中添加被列入《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禁用成分的物质。
卫生巾旧标准之所以没有相关规定,可能是因为传统厂家从未考虑过添加这类化学物质。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一些品牌开始创造新概念,如“卫生巾芯片”。这种所谓“芯片”实际上是一种含有添加物的无纺布材料,置于卫生巾表层下,宣称具有某种功能。这更多是一种营销噱头。例如,辛巴2017年创立的“棉密码”品牌,主打卖点是“茶多酚卫生巾芯片”的抗氧化功效。带货主播通过碘伏褪色实验证明“抗氧化”功能,但实际上,茶多酚和硫脲都可以还原碘伏,使黄色液体变透明。出于成本考虑,有些厂家可能会用硫脲代替茶多酚,这可能是卫生巾中检出硫脲的原因之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chuangyezixun/17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