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继续增持黄金意味着什么 金价突破4000美元关口


10月7日,央行公布最新的官方储备资产情况,截至9月末,央行已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从市场表现来看,9月份,国际金价累计涨超10%,进入10月后,在避险情绪升温助推下,国际黄金期货和现货价格近两日先后升破4000美元/盎司大关。
最新的官方储备资产数据显示,9月末,央行持有黄金7406万盎司,较上月末增加4万盎司。这是自2024年11月以来,央行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近期央行继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官方黄金储备虽连续第11个月增加,但增量环比有所下降。王青指出,这一情况符合市场预期。9月份美联储重启降息,美国政府持续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施加压力,加之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居高不下,带动当月国际金价涨幅明显扩大。由此,9月央行增持黄金规模降至2024年11月恢复增持以来的最低水平。
王青进一步指出,近期央行在国际金价大幅上涨、屡创历史新高过程中持续小幅增持黄金,释放了优化外汇储备的清晰信号。背后是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的占比为7.7%,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这样来看,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变化等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chuangyezixun/250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