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前会定一个“君子协定”吗?


中美谈判前会定一个“君子协定”吗?
中美代表各就各位,谈判正式开始前,两国定下一个“君子协定”?
中美新一轮经贸谈判在瑞典举行,双方代表团已经先后抵达斯德哥尔摩,议程跟之前的安排一样,还是连谈两天。
在正式开始前夕,媒体渠道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内幕消息”,称中美打算通过这轮会谈,将关税停战期再延长三个月,并争取不继续相互加征关税,也不通过其他方式升级关税战。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已经抵达瑞典】
换句话说,就是将目前的态势保持下去,为后续互动奠定足够的政治基础,也省得美国动辄在经贸领域搞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到时候既制造不了筹码,还拖累谈判进程。
另外,这次会议,双方可能也会就特朗普访华的日程安排进行讨论,初步定于10月或11月。
特朗普要么是在赴韩国参加亚太经合峰会前后访华,如果时间上实在不允许,可能会在峰会期间与中方领导人会面。
到那时候,中美经贸谈判预计很接近尾声,如果能有一份书面协议,恰恰能为中美最高层级互动铺路,这是双方都乐见的情况。
中美这边在瑞典举行会谈,那边美国也安排了高级商务代表团访华,传达的意思很明确,他们很重视中美经贸合作,不会与中国“脱钩断链”。

【消息人士称,中美准备继续延长关税停战期限】
与此同时,才与冯德莱恩讨论完美欧经贸协议的特朗普,也没忘记关注中美谈判的进展,在记者发布会上再次强调,美国已经非常接近与中国达成协议,甚至“已经实际上达成协议”。
看得出来,他的口吻不是一般的乐观,只不过怎么定义“达成协议”,特朗普的标准显然有异于常人。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在原先的三个月期限前,中美达成一份全面、稳妥的经贸协议并不现实,延长停战期,符合中美各自的需要,不是说三个月内谈不拢,就再打一轮关税战,这是中美双方都在避免的状况。
特别是美国那边,与中国的全面关税大战,才过去没几个月,各界人士对此都还心有余悸,巴不得特朗普能老老实实地与中国对话,不要再节外生枝。
任何协议从建立框架到敲定细节,都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需要谈判双方拿出务实做派,展现耐心和定力。尽管特朗普是那种缺乏耐心的性格,不过中美谈判没有他耍脾气的空间。

【一边与欧盟谈经贸协议,特朗普仍然关注中美谈判进展】
有必要明确的是,中美关税战绝不仅限于相互加征非理性关税的“数字游戏”,更是在各种层面展开较量。美国长期依赖的“出口管制”政策,正是在这个阶段碰到了对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79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