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击落”隐身战机靠的是什么 体系作战的威力


歼-10“击落”隐身战机靠的是什么 体系作战的威力!最近央视纪录片《攻坚》中有一段画面让人热血沸腾:一架歼-10C在对抗演练中成功“击落”了隐身战机。以往人们认为隐身战机是空中霸主,非隐身战机遇上它几乎毫无胜算。现在歼-10C的这一操作,相当于让“青铜”逆袭了“王者”。
很多人疑惑,歼-10C不是隐身战机,如何发现隐身目标?答案很简单——它不需要自己“看”。纪录片里展示了一个细节:飞行员全程保持雷达静默,直到预警机通过数据链传来目标坐标,才突然发射导弹。这就像游戏中队友开了全图挂,你闭着眼都能爆头。这里的“队友”包括空警-500预警机和歼-16D电子战机。
空警-500能在几百公里外发现隐身目标;歼-16D负责电磁压制,干扰对方雷达;高速数据链则实时传递信息。这套组合下,隐身战机再隐蔽也难以逃脱。飞行员总结道:“没有体系,单机就是活靶子;有了体系,歼-10C照样能打硬仗。”以前空战是单打独斗,现在是团队作战,隐身战机的优势在体系面前被大大削弱。
实战例子也有印巴空战。巴基斯坦使用类似中国的体系打法,零损失击落了印度空军六架战机。印度派出的苏-30MKI、阵风战机性能一流,但装备不兼容,无法协同作战。相反,巴基斯坦用中国造的ZDK-03预警机、歼-10CE、枭龙战机和红旗防空导弹,整个体系精准高效。印军战机刚升空,巴方就知道它的动向,自然能以逸待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89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