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蔚:对普京撂狠话的特朗普,怕是无牌可打


直新闻:吴先生,随着俄军持续扩大渗透力度,红军城战役的决定性时刻似乎近在咫尺。您如何研判这场战役的走向,又将对俄乌冲突的全盘局势带来什么影响?
特约评论员 吴蔚:满打满算,红军城战役已经持续了将近整整一年。去年8月,乌克兰当局宣布撤走红军城内的老弱妇孺,也意味着一场“巴赫穆特”式的残酷拉锯战打响。在乌克兰视角下,这座以苏联红军命名的城市在2016年5月被基辅当局的所谓“去共产主义化法案”更名为波克罗夫斯克,但是在俄罗斯乃至所谓“顿涅茨克共和国”视角下,这里自始至终都叫红军村、红军城。
今年7月22日,俄军多个侦察破坏小组以小群多路沿交通线从红军城南部开始渗透,沿途在街区设伏并与留守的当地居民取得联系。几番询问后发现,这座城市目前只有不到7000人的常住人口,乌军也正在逐步放弃这座据守多年的节点城市。
眼下,红军城已经成为乌军防线的一个突出部,俄军再次采取了“围三缺一”的战术,在城市的北、东、南三个方向形成半包围圈,以远程火力封锁通往这座城市的交通线,围点打援,进一步消耗乌军有生力量。这也是过去一年多以来,俄军在城镇攻坚战中采取的主要策略。乌军如果投入更多的资源去防守这座城市,就会在驰援的过程中持续遭到损耗,预备队即便开入城市,也已经被俄军火力杀伤大半,红军城已经成了被架在火上烤的瓮城,它的易主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红军城的战略意义是多重的。首先它是交通枢纽城镇,E50、T0515、T0504、T0406等多条公路在此交汇。在过去三年的俄乌冲突中,乌军对顿涅茨克方向的军事行动都要以此为交通节点,部队在此集结疏散。其次它是重要的后勤枢纽,军事行动永远围绕后勤展开,后勤保障永远依托交通线实施,因此红军城一度也是乌军在东部的重要保障枢纽,物资在此囤积分发至各个前线。再者它也是通往多个乌克兰重要城镇的门户,红军城向北是斯拉夫扬斯克与克拉马托尔斯克“双子城”,这是乌军在顿涅茨克最后的大型据点;红军城向西是巴普洛格勒,第聂伯河已经在望;红军城向西南则是扎波罗热的首府扎波罗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89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