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决策“黑箱”有多难预测 叙利亚的教训


特朗普关税决策“黑箱”有多难预测 叙利亚的教训!一个刚刚推翻旧政权、迅速倒向美国的叙利亚新政府,原本期望能获得援助,却意外迎来了全球最高的41%惩罚性关税。这一打击让朱拉尼领导的叙利亚亲美路线受挫,揭示了唐纳德·特朗普政府贸易保护主义背后的复杂决策过程。
特朗普再次上台后,频繁使用关税作为政策工具,旨在保护美国产业、创造就业并缩小贸易逆差。今年四月初,白宫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以加强国家和经济安全。从4月5日起,所有进口商品统一征收10%的“基准关税”。不久后,4月9日,更高的个性化“对等关税”也随之而来,对美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将面临更严苛的税率。
制定这套复杂关税政策的团队内部并不统一。白宫贸易与制造业高级顾问彼得·纳瓦罗是激进的“贸易鹰派”,他与特朗普有极好的“化学反应”,主张把美国制造业全拉回国。纳瓦罗甚至称“对等关税”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减税”。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也支持关税,认为需要尽快评估“不公平的贸易行为”。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支持这种激进立场。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被视为更“现实”的一派,他支持用关税实现贸易互惠,并反驳关税会导致通胀的说法。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也为关税政策辩护,认为旧的全球贸易体系已经崩溃,但他的观点与多数经济学家相左。这个由鹰派和有华尔街背景的“现实主义者”组成的团队,内部张力明显。
叙利亚的极端遭遇提供了一个直接且残酷的观察样本。7月底,特朗普政府宣布向全球92个经济体征收新关税,其中对叙利亚征收了高达41%的关税。这发生在阿萨德政府倒台后,朱拉尼领导的新政府展现出强烈的亲美立场,希望能借此放松制裁。然而,事态突然逆转。在以色列支持的德鲁兹民兵与叙军爆发冲突后,美国的态度从支持转向全面打压。高额关税实际上等同于贸易禁运,彻底堵死了叙利亚通过贸易寻求生机的道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89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