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组织成员为何敢强硬应对美关税?


关税,早已成为特朗普在国际舞台上威慑他国、在国内讨好“MAGA”基本盘的惯用武器。近来,他先后与日本、韩国、欧盟、泰国、菲律宾等国达成所谓“关税框架协议”,一边宣扬“胜利成果”,一边迅速将矛头对准金砖成员国,试图逼迫这些新兴经济体向美国让利,甚至以此震慑更多发展中国家。
从7月初开始,特朗普宣布将对金砖国家及其“支持国”额外加征10%的关税,这些税率是叠加在原有基础之上的。到了8月初,他更是抛出重拳——对巴西输美商品征收50%关税,对印度加征25%,对南非加征30%,力度之大立刻在全球引起轰动。
按常理看,美国是全球第一经济体,拥有最大的消费市场,而特朗普行事风格一贯强硬;金砖成员国虽有经济亮点,但多数仍是发展中国家,与美国贸易往来在各自经济结构中占据不小比重,似乎理应处于被动。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特朗普的预料——金砖国家在7月底峰会后集体释放强硬信号,没有一家在关税威胁面前退让。
目前,金砖成员已扩至11国:五个创始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以及新加入的阿联酋、埃及、埃塞俄比亚、沙特、印尼、伊朗。
中国的态度无需多言。今年4月以来,中国部分对美出口商品的关税总税率一度高达55%,几乎是本轮关税战的“首要目标”,但中方并未屈服,反而两度将双边贸易谈判延期,保持谈判筹码。俄罗斯自与乌克兰爆发冲突后,除能源出口外对外贸易大幅收缩。特朗普7月威胁若俄方不尽快停火,将对俄油气征收“二级关税”,意图打击其财政收入,但莫斯科仍坚持现有军事与外交路线,没有在压力下让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200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