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为何对基辅展开大规模空袭 无人机集群作战新常态


俄军为何对基辅展开大规模空袭 无人机集群作战新常态!当基辅市政府大楼屋顶升起浓烟时,乌克兰人意识到战争规则已被改写。2023年9月7日,俄军动用810架无人机(含诱饵弹)和13枚导弹实施多波次打击,创下三个历史性纪录:单日无人机投放量超过去最高值197%、首次直接袭击政府核心建筑、打击范围覆盖乌全境33个目标。这场持续11小时的空袭警报,标志着俄乌战争正式进入无人机集群作战的新阶段。
乌克兰空军发言人尤里·伊格纳特证实,此次空袭规模远超5月18日273架的纪录。俄军采用“蜂群战术”分批次突袭,其中747架被乌军击落,但仍有54架成功命中目标。基辅西郊的“基辅-67”无人机工厂和南郊物流基地遭精确打击,而内阁大楼屋顶受损则打破了俄军此前避让行政中心的默契。俄国防部通报显示,此次行动主要针对乌无人机产业链,同期俄防空部队在境内击落69架乌方无人机。这种双向无人机消耗战,暴露出双方正将廉价航空器转化为主要打击手段的战术转向。
分析此次空袭的时机选择,隐藏着多重战略考量。一是对乌军无人机产能的压制,乌方2023年国产无人机月产量已达2000架,“基辅-67”工厂承担着关键零部件生产。二是俄军需要抵消乌军在南部战线的反攻势头,通过饱和攻击消耗乌军防空资源——尽管乌方宣称拦截率达92.2%,但实际命中目标数仍创下新高。更深层的动机在于政治威慑升级。此次政府区遇袭发生在乌军持续袭扰俄炼油设施的背景下,俄《军工信使》直言这是“对等回应”。这种相互突破红线的行为,预示着冲突可能向更不可控方向发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230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