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三中:校地协同共解“家庭教育”之困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陈侠)“孩子青春期沟通像‘血栓堵塞’?”“如何点燃孩子内心动力?”面对万千家长的焦虑,山东省济南三中党委将破解家庭教育难题视为检验清廉学校建设成效的标尺。近日,该校党委依托“双报到”机制,联合6家社区及高校力量,聚合心理、教育骨干教师,成立公益性质的“育见心安家庭教育成长联盟”,架起“成长灯塔”。
2024年初,学校调研发现,超80%家长存在“育儿焦虑”,近40%亲子冲突源于沟通不畅。家长刘女士曾因儿子沉迷游戏摔碎手机,“那时候觉得孩子是故意跟我作对,孩子只要一放假,家就成了战场。”刘女士回忆道。
“家庭教育不是孤军奋战的战场。我们有责任用专业力量搭建‘不设围墙的家长学校’,让清廉底色体现在破解民生难题的担当中。”济南三中党委副书记、校长宋金波说。
“育见心安家庭教育成长联盟”构建了面向教师、家长、居民的“三位一体”服务模式,织就一张覆盖全域、响应迅捷的“支持网”。
在“最爱不过我懂你”讲座上,彭保华老师用“前额叶发育滞后”理论解释青春期行为,让刘女士恍然大悟。她改用“十分钟冷静法”,儿子竟主动制定游戏时间表。类似转变已记录270余例。
“这是我为您家庭定制的‘三步修复方案’。”在秀文社区的咨询室,彭保华老师为焦虑的家长详细拆解,从紧急止损、重构互动模式到植入“微成就”。个性问诊、深度沟通,让家长重拾信心,让联盟在社区扎下了深根。
一个深夜,“家庭教育行动派”微信群“叮咚”作响。家长“大文”紧急求助:“孩子三年级就厌学,不带书包,不说话,情绪低落,怎么办?”专家团队化身“云端园丁”,第一时间回应指导。“线上+线下”在线的“成长守护站”,让专业陪伴时刻相随。
在一场“家长现场问答会”上,“说出孩子最近哼的三首歌”难倒43%家长,让许多家长意识到“不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以前育儿像‘盲人摸象’,现在专家在家门口,还是免费的‘及时雨’!”家长刘春红说。
“育见心安”联盟的每一次绽放,都浸润着济南三中“清廉学校建设”的纯净基因。所有讲座、论坛、咨询皆由联盟成员义务奉献,恪守“零收费”铁律。
多次参与活动的丘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马静说:“‘育见心安’联盟是济南三中奉献社区的又一座‘连心桥’,专业、公益、有温度,彰显了学校深厚的教育情怀和社会担当,是其清朗校风向社会延伸的最美注脚。”
“联盟是将‘心事清单’变‘履职清单’,攻下‘问题山头’为‘育人高地’的关键落子。”济南三中党委书记姜明表示。济南三中正以清廉为底色,持续筑牢家校社“同心圆”,为高质量教育生态注入“清”动力与“心”能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jiaoyu/18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