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推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十大行动”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魏海政)近日,山东省教育厅等6部门联合推出《关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十大行动”的实施意见》,聚焦基础教育阶段,从实施课程体系筑基行动、教学模式革新行动、师资队伍支撑行动、教研生态优化行动、设施配置提升行动等十个方面,对高质量推进人工智能教育作出了系统部署。
山东计划经过3至5年努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主要实现五大突破:课程体系全面贯通,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通识课程开设率达到100%;教学形态深度变革,教师生成式AI工具掌握率达到100%,功能特色鲜明的AI实验室全域覆盖;资源供给普惠共享,动态更新省级精品课程1000课时以上,布局100个左右区域性AI教育体验中心,乡村学校100%共享优质资源;人才素养显著提升,培养省级人工智能卓越教师100名左右、骨干教师2000名左右,省市县三级人工智能教育专家库全面建立;治理机制安全可信,校园AI安全防护与数据保护科学有效,建成200所左右中小学人工智能应用领航校。
山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解读表示,山东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十大行动”主要体现了系统性、创新性和山东特色。在系统性方面,“十大行动”涵盖课程建设、教学革新、师资支撑、教研优化、设施配置等10个方面,形成了完整的闭环系统。在创新性方面,制定课程指导纲要、开发实验室建设指南、设立省级人工智能教育首席信息官、推行“智能诊断+数据循证+人机协同”教研新范式等举措,打造具备多模态感知、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环境的一体化教学平台等。在体现山东特色方面,发挥山东“十强”产业优势,推进人工智能教育与行业企业对接联动,深化人工智能教育市域协作,布局打造区域性人工智能教育体验中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jiaoyu/222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