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
彩票
理财
新健康
科技
旅游
体育
教育
美食
娱乐
首页 > 新闻 > 产经要闻

谊安发布智能通气技术体系 精准破解机械通气六大临床痛点

产经要闻 2025-04-16 19:24:30  
  2025年4月11日,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现场,谊安正式发布基于AI驱动的智能通气技术体系。作为深耕机械通气领域23年的全球化企业,谊安此次整合前沿人工智能技术与临床实践经验,推出四大核心技术,直击当前机械通气领域六大核心痛点,为危重症救治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


  六大临床痛点制约机械通气疗效提升

  在ICU临床场景中,机械通气作为生命支持的核心手段,面临着个体化精准治疗的严峻挑战:

  1、通气个性化受阻:患者病情千差万别,传统基于预设参数的通用通气策略难以适配个体差异,依赖人工经验调节参数的滞后性,导致精准化治疗难以实现;

  2、撤机时机难定:临床数据显示,符合撤机指标但最终撤机失败的案例占比达30%,现有评估手段无法精准预判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状态;

  3、人机不同步隐患:高达50%的机械通气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人机不同步,依赖人工识别的传统方式漏诊率高,频繁不同步将使气管切开风险提升2.7倍、死亡率增加1.8倍;

  4、肺部区域监测不足:肺部不均一性导致的应力集中是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主因,而现有监测手段仅能提供全局评估,无法定位局部损伤风险;

  5、专业水平参差:ICU医护人员通气知识掌握度差异显著,基层医院与三甲医院在通气参数设置、并发症处理等环节存在实践鸿沟,同质化管理难度大;

  6、并发症防治棘手:肺保护策略个体化实施困难,膈肌功能损伤发生率超40%,早期自戕性肺损伤(P-SILI)因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常被漏诊。


  四大智能技术开启精准通气新时代

  针对上述临床难题,谊安医疗推出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AI技术与硬件设备的深度融合,构建覆盖通气全周期的技术体系:

  1、全流程智能闭环通气技术

  基于千万级临床数据训练的AI模型,系统可自动生成符合患者个体特征的初始通气参数,并通过压力、容量、呼吸力学等12项实时监测指标,以每秒200次的频率动态调节参数,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通气模式升级。搭载的智能脱机评估模型,可提前4小时预警撤机失败风险,将撤机成功率提升至85%以上。

  2、智能人机不同步识别与预警技术

  依托10万+例呼吸波形数据库训练的AI算法,系统可自动识别窒息、双重触发、反向触发等7类典型人机不同步事件,识别准确率达98.7%。实时预警界面结合可视化波形分析,为医护人员提供精准干预建议,有效降低人工监测负荷与漏诊率。

  3、多维监测融合的肺部评估及预警技术

  创新性整合电阻抗断层成像(EIT)、肺顺应性、驱动压等多维度数据,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构建肺不均一性评估模型,将传统事后评估的EIT技术转化为前瞻性风险预警工具,可提前6小时预测肺损伤发生概率,实现从"损伤治疗"到"损伤预防"的范式转变。

  4、云边协同的AI辅助决策技术

  采用"云端算力+边缘计算"协同架构,云端平台可处理PB级临床数据并持续优化AI模型,边缘端设备满足毫秒级实时推理需求。通过医疗云平台,基层医院可共享三甲医院的通气管理经验,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实现通气治疗的同质化管理。


  开启机械通气智能化新征程

  谊安医疗此次发布的智能通气技术体系,是其继2023年推出首款国产高端有创呼吸机后,在危重症救治领域的又一突破性创新。该技术已在全国30余家三甲医院完成临床验证,数据显示:使用智能通气技术的患者,人机不同步发生率下降62%,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率降低45%,平均撤机时间缩短1.8天。 "我们始终聚焦临床真实需求,通过AI技术让机械通气设备从‘功能型’向‘智慧型’进化。"谊安呼麻事业部总经理刘加龙表示,"未来,谊安将持续深化‘AI+医疗设备’的融合创新,推动危重症救治进入精准化、智能化的全新时代,为全球患者提供更有温度的医疗科技。" 随着智能通气技术的落地应用,谊安正以技术创新重塑机械通气临床范式,为提升危重症救治水平、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化发展贡献"全球方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cpqg.com/html/xinwen/chuangyezhidao/14606.html

模板文件不存在: ./template/plugins/comment/style2/pc/index.htm

标签列表

彩粤网

统计代码 | 粤ICP备2025379628号-2

Copyright © 2012-2025 彩粤网 版权所有

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