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高新区:引入“无人机+无人船”打造立体化“智慧水管家”



空水协同、功能互补,实现河湖管理全覆盖。相比单一作业模式,"无人机+无人船"组合在巡查广度、处置效率和数据集成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无人机凭借高空视野和快速机动性,可对大范围水域进行巡航扫描,精准识别污染区域、漂浮物聚集点及岸线异常情况,并为无人船提供实时导航。无人船则依托长效续航与精准打捞能力,对识别区域进行精细化清理和近距离监测。

向科技要效能,打造"空水协同"管护新范式。谈及引入"无人机+无人船"组合的初衷,福州高新区农林水局水利科负责人陈信晨表示,传统的河道专管员只能白天巡查清理,河湖管理方式在效率、覆盖面和安全性上存在局限。现在,我们采用了"空水协同"作战的新模式,无人机如同"侦察兵"全域扫描,无人船则作为"清道夫"精准打捞,从发现到处置最快仅需半小时,并能全天候待命,这套"空水协同"系统的核心,正是通过科技手段实现效率与安全的双重提升,让河湖管理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预警的智慧化新阶段。

"通过无人机协同模式不仅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更有效降低了人工巡查的安全风险。"河道专管员李征宇介绍,"以前人工巡河要大白天,现在一个多小时就能完成,形成‘机巡为主、人巡为辅’的智慧化管理格局。"

此外,无人机与无人船还可作为"移动传感节点",同步采集高空影像、水面实况等多维数据,并实时回传至河湖物业化管理平台,为河湖健康评估、污染溯源和长效监管提供全面、动态的数据支撑。
"智慧水管家"初见成效,未来将拓展更多应用场景。目前,"无人机+无人船"协同模式已在轮船港河段开展试点,初步构建起天、地、水一体化的河湖管护网络。福州高新区农林水局表示后续将持续深化这一模式,朝着"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迈进,助力福州高新区打造智慧水利创新示范标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chuangyezhidao/243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