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迎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 科学运动安全指南


本周日(20日)开始,将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季气温高,人体基础代谢率随之升高,此时运动能更有效地减肥减脂、增强体质,因此许多人希望抓住这段时间加大运动强度,以达到快速减脂减重的目的。不过,高温天气里,运动这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就会伤身。
高温天如何安全运动?绝对避开10点至16点的时段,因为暑气正盛、紫外线强,应避免户外活动。建议在清晨5点至7点(气温较低、空气较好)或傍晚18点后(日照减弱、体感舒适)进行运动。当气温超过32℃且湿度大于60%时,应果断暂停户外剧烈运动,选择室内运动或休息。
很多人认为,运动强度越大,运动量越大,越有益于健康。但爆发性的运动很可能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缺氧。通过监测心率可以判断运动是否过量。用220减去年龄是一个人在身体健康状态下可以达到的最大心率,中高强度有氧运动的心率范围为(220-年龄)×60%~85%。
高温天补水要从运动前开始。7月3日,江苏扬州邗沟路消防站门口,一名17岁少年夜跑时不慎脱水晕倒,他面色苍白、嘴唇干燥,身体不受控制地轻微抖动。消防员发现后立即对他展开施救。运动时补水绝非简单的“多喝水”三个字能概括,尤其在高温、高湿的夏季,科学补水尤为重要。运动前2-4小时要进行预防性补水,500ml即可,不要过量饮水,否则易增加肾脏负担。最好喝白开水,避免高糖饮料。
口渴感是身体已经出现轻度脱水的信号。此时补水效率下降,运动表现(力量、速度、耐力、注意力)已开始受损,甚至会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建议每隔15~20分钟补水100-150mL,每小时饮用量不超过1L。如果运动时间持续比较长,可以喝淡盐水,以防电解质紊乱。大量出汗后只补充纯水,无法弥补关键电解质(尤其是钠)的流失,易诱发低钠血症。症状轻时表现为乏力、恶心,严重时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头痛、嗜睡甚至昏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chuangyezixun/158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