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再次登陆的台风“竹节草” 特点与影响解析


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于7月30日16时40分前后在上海市奉贤区沿海二次登陆,此前已在30日4时30分前后于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岛沿海首次登陆。据中央气象台预计,“竹节草”未来将以每小时15至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转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7月30日夜间进入江苏南部,维持热带风暴级;7月31日夜间进入安徽东部,减弱为热带低压级,之后在江苏、安徽南部徘徊2至3天。
此次台风“竹节草”具有生命周期长、多次登陆、路径复杂、整体结构不对称等特点。该台风于7月23日晚上在南海生成,可能持续至月底或8月1日前后,在此期间它较为罕见地在台湾以东洋面先减弱消失,后又再次发展加强。由于生成初期处于强烈的垂直风切变环境中,“竹节草”的结构呈现出不对称性,其较强的风雨区域主要出现在台风移动方向的右侧,即江苏及东部沿海地区。因此,需密切关注由于台风外围暖湿气流与高空槽引导的冷空气相互作用而引发的大风和强降水所带来的潜在灾害风险。
台风“竹节草”周围引导气流较弱,再次登陆后将在江苏、安徽一带呈回旋少动状态,导致降水可能出现叠加作用。目前,“竹节草”处于“鞍形”气压场条件下,东西两侧均为副热带高压,且东侧还有第9号台风“罗莎”,整体环境气流对其引导作用较弱,出现台风移动趋势不明朗或移速较慢的现象。未来三天,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及山东、辽宁等地部分地区将出现强降雨天气,风雨叠加影响的持续时间可能长达48小时。“双台共舞”也为“竹节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受北侧副热带高压偏东气流的影响,台风“罗莎”以接力的形式向“竹节草”输送水汽。江苏、安徽南部部分地区公众需警惕因台风停滞导致的持续降雨或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同时关注海上大风和陆上强风带来的危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chuangyezixun/183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