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魔改是创作自由还是侵权行为 版权争议不断


“林黛玉倒拔垂杨柳”“孙悟空大战诸葛亮”……这些并非新版《红楼梦》和《西游记》的情节,而是AI技术对经典名著的“魔改”。近日,一段“赛文奥特曼版诸葛亮”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爆火,网友调侃:“AI把经典玩坏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元化的艺术重构形式不断涌现,从影视二次创作、AI歌手翻唱到绘画风格模仿,AI生成内容(AIGC)在拓宽创作边界的同时,也让“合理使用”与“侵权”的界定愈发模糊。普通用户仅需输入指令即可生成绘画、音乐甚至视频作品,但随之而来的版权纠纷却频频引发争议。
从《泰坦尼克号》的经典镜头,到《让子弹飞》的“敢杀我的马”;从周润发的美元点烟,到张敏的回眸一笑,没有什么照片是不能“吉卜力化”的。吉卜力风格是指日本吉卜力动画工作室的艺术风格,具有手绘动画、色彩柔和等特点。借助OpenAI最新推出的GPT-4o多模态模型,用户可以轻松生成吉卜力风格的照片。例如,有网友将经典宫斗剧《甄嬛传》进行吉卜力风格转换,生成了动画版视频。人物方面,GPT-4o对甄嬛、皇后、叶澜依等角色进行了风格化处理,在保留原特征的同时,放大了二次元审美元素——面部轮廓更柔和、眼睛更大且更具神采。
AI工具还被一些网友用于“魔改”影视作品,四大名著就是此类短视频素材里的常客。某视频中的唐僧不再是那个多次被妖怪抓走、需要徒弟保护的僧人,而是手持各式武器、会各种法术的超级英雄,自己就能把妖怪打得抱头鼠窜;另一段视频中,唐僧和女儿国国王谈起了恋爱,一起用手机拍照、同吃美食秀恩爱。林黛玉不再“我见犹怜”,而是在AI加持下上演了“林黛玉倒拔垂杨柳”,她还抱着大树和孙悟空展开大战,打得天昏地暗,直到唐僧出面调解才停手。诸葛亮在某视频中,戴上了赛文眼镜,化身为奥特曼大杀四方。武松在一段视频中为兄报仇、手刃嫂子潘金莲;另一段视频中,武松和潘金莲卿卿我我、分享食物“气死”武大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chuangyezixun/3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