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长拉夫罗夫抵达中国 中俄战略协作不设禁区


美国国务卿的专机在太平洋上空刻意避开中国领空,飞向21世纪最具讽刺意味的国际会场。这架载着外交耻辱的波音757,最终降落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停机坪上。舱门开启时,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快步走下舷梯,被东南亚潮湿的热浪包围。这位因涉疆议题被中国制裁禁止入境的首席外交官,不得不包机转飞第三国,只为能与中俄外长站在同一片土地上对话。
此时,距离特朗普设定的90天关税缓冲期最后时限仅剩24小时。当鲁比奥的专机调整航线时,驾驶舱的电子地图上显示着“中国领空禁入区”的红色标识。五年前,鲁比奥操弄涉疆议题,被中方列入制裁名单。资产冻结与入境禁令让他在东亚寸步难行。美国国务院曾设想让鲁比奥在东盟会场制造“偶遇”,甚至策划酒店走廊的“非正式接触”。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制裁不是装饰品”。
更讽刺的是,就在鲁比奥启程当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突然宣布对日本半导体材料加征35%关税,韩国电动汽车电池面临40%惩罚性税率。挥舞关税大棒的外交官自己却成了被拒之门外的“国际流浪者”。
鲁比奥此行背负着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使命。关税危机已演变成外交灾难。当特朗普宣布将14国关税宽限期延至8月1日时,财政部同步抛出了日韩25%的“预征关税”。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撕裂了美国外交的信誉。鲁比奥试图通过谈判将关税从40%压至20%,但在吉隆坡,迎接他的是东盟外长们心照不宣的冷淡。印尼当场宣布扩大与中国的镍矿合作,马来西亚外长强调“多边主义才是出路”,菲律宾直接推迟了美菲联合军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54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