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哈佛国际招生资格会引起哪些连锁反应 学术自由与国家主义的角力


2025年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撤销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理由是“违反联邦法律”。这一决定不仅影响到数千名国际学生的命运,也标志着特朗普政府与美国顶尖高校之间长期矛盾的升级。哈佛大学迅速反击,称此举违法并誓言抗争到底。这场冲突反映出美国社会在政治极化、教育自主权与国家安全之间的激烈撕裂。
根据声明,哈佛大学的学生与交流访问者项目认证被立即撤销,这意味着从2025-2026学年起,哈佛不得招收任何持F类或J类签证的外籍学生。现有国际学生需在身份失效前转学至其他认证机构,否则将面临驱逐风险。
国土安全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指责哈佛纵容校园暴力和反犹太主义,并与中国共产党协调。她还威胁将此措施扩展至其他高校。然而,哈佛大学强硬回应称政府行为违法且有害,并强调国际学生群体对学术和社会的贡献不可替代。校方已启动法律程序,指控政府滥用行政权力干涉学术自由。
此次制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特朗普政府与哈佛长期博弈的结果。自2025年1月以来,美国政府通过冻结联邦拨款、终止项目资金等手段逼迫哈佛妥协。校长加伯甚至自愿减薪以应对财务危机。此外,特朗普政府要求哈佛废除多元化政策、改革招生制度,并指控其放任反犹主义。哈佛则以学术独立为由拒绝,称这些要求损害核心价值。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80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