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核潜艇潜入南海有何目的 罕见上浮引发猜测


近日,一家中国商业卫星公司发布了一张图片,显示一艘长宽比特殊的舰艇在南海水面漂浮。尽管图像分辨率不高,但该舰艇很可能是美国海军的俄亥俄级核潜艇。通常情况下,核潜艇隐藏于海底,这次主动上浮并被卫星拍到,显得异常不寻常。
几天前,美军俄亥俄级核潜艇首舰“俄亥俄”号高调停靠在菲律宾苏比克湾。“俄亥俄”号原本是弹道导弹核潜艇,后改装为巡航导弹核潜艇,可携带154枚战斧巡航导弹,相当于一个移动导弹库。美军称这是例行巡航,旨在维护亚太地区的自由开放,实际上是想通过美菲防务关系对中国施压。卫星拍摄到的画面可能正是这艘潜艇结束访问后在南海活动的情景。
潜艇最大的优势在于隐蔽性,尤其是美军核潜艇,自持力强,能在海底待上一两个月不露面。因此,“俄亥俄”号在南海浮出水面被商业卫星捕捉到,实属罕见。
有分析认为,美军此举一方面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几年前,美国海狼级攻击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潜航时撞上不明物体,导致潜艇受损严重,并暴露了美军在南海海底航行的短板。此次“俄亥俄”号选择上浮,可能是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毕竟南海海底地形复杂,暗礁和沉船较多。
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是美军在展示实力的同时发出的求和信号。将满载巡航导弹的核潜艇开到菲律宾并高调停靠,意在展示自身实力和在亚太地区的存在感,同时安抚盟友。然而,特意上浮航行又暗示着无敌意,以防解放军误判其意图。这种既示威又示好的操作,透露出一种心虚。
有趣的是,在25日的中国国防部记者会上,发言人并未提及此事。这或许表明中方已收到美方信号,无需特别回应。解放军在南海的监控能力强大,无论是上浮还是潜藏的目标,都难以逃过监测。这种“看破不说破”的态度反而更显自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242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