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特朗普摁着内塔尼亚胡低头 中东剧本再升级


1946年,耶路撒冷。犹太复国主义领袖本-古里安站在酒店阳台上,对下面愤怒的阿拉伯代表团耸耸肩:“抱歉,我们只是想回家。”76年后,同样在耶路撒冷,内塔尼亚胡坐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对着电话那头的卡塔尔首相念稿:“我为侵犯贵国主权深表遗憾……”历史仿佛重复上演,只是场景和台词有所升级,连“抱歉”都带上了美元尾音:除了道歉,还有赔偿、保证和三边机制——全套2.0版本。
卡塔尔国土虽小,却在中东扮演着重要角色。2008年以色列Cast Lead行动中,多哈出面调停,哈马斯停火6个月;2012年以色列Pillar of Defense行动,卡塔尔再次把哈马斯拉到谈判桌;2014年Protective Edge行动,卡塔尔王室掏腰包4亿美元给加沙修房子,换得72小时停火。一句话:哈马斯可以不信法老,不信国王,但不能不信卡塔尔——因为钱包在它手里。9月9日,以色列轰炸多哈,等于砸了调解人的家。卡塔尔当即表示,要继续调解,先道歉,再赔钱,最后写保证书——少一条免谈。
以色列政坛有个传统:左手打仗,右手谈价。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英法以三国联军突袭埃及,打完了才找美国“要通行证”;1982年黎巴嫩战争,以军包围贝鲁特,一边炮轰一边让美国特使菲利普·哈比卜传话;2006年黎以冲突,奥尔默特内阁白天空袭贝鲁特,晚上通过美国向真主党递停火条件。这次只是旧剧本加新特效:先炸,再道歉,最后把“锅”甩给对方——“你看,我低头了,你签不签?不签就是你不识抬举。”
特朗普的套路简单直接——“Give me a deal, any deal.”2017年沙特卡塔尔断交,特朗普一个电话让沙特“再封锁24小时”以示威胁,转头卖给卡塔尔120亿美元战机;2020年阿联酋和以色列建交,特朗普干脆把F-35当“伴手礼”,促成《亚伯拉罕协议》;2025年俄乌冲突,特朗普放话:“给我48小时,我让普京出来喝茶。”这一次,他盯上的是“加沙停火”这份大单——诺贝尔和平奖不嫌多,2026中期选举更需要外交成绩单。于是先摁住内塔尼亚胡:“兄弟,低个头,值!”再拍拍卡塔尔肩膀:“给我个面子,回头请你进亚伯拉罕群聊。”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244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