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困境:内外交困的执政危机 “抱美反华”未解困局


近期,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政府在南海持续挑事,却面临外交和内政的双重困境。马科斯政府希望通过紧密依靠美国并充当反华先锋来获取支持,并转移国内矛盾,但这一策略正被现实逐一击碎,陷入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
自2023年签署《强化防务合作协议》新增4个美军基地以来,菲律宾在南海频繁动作,配合美日军演、闯岛挑衅,试图以“地缘筹码”换取美国援助。马科斯政府曾乐观认为此举能获得美国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双重回报,并将民众注意力从国内问题上转移。
然而,美国的支持多为口头承诺。尽管美菲联合声明重申《共同防御条约》适用南海,但条款中“武装攻击”的模糊定义留下大量解释空间。历史上多次事件证明,美国从未真正为菲律宾出头。军事上,美国仅批准出售F-16战斗机等装备,却捆绑高价弹药和维护服务,实为“钓鱼式军售”。经济上,美国对菲律宾关税提至19%,远超日本等盟友,导致菲律宾芒果、香蕉对美出口骤降40%。
抱紧美国并未带来实际利益,反而加剧了国内危机。9月菲律宾全国爆发反腐败抗议,总统府外甚至发生骚乱,113人被捕。民众抗议防洪工程资金流失1185亿比索。同时,中菲贸易额达美菲贸易额三倍,南海摩擦导致菲律宾农产品对华出口受阻,农民利益受损,“需要中国市场而非美国导弹”的呼声日益高涨。
中方南部战区明确表态,菲方引入外部势力撑腰注定徒劳无益。分析指出,马科斯误将菲律宾当作大国博弈的棋手,实际上沦为美国“安全上利用、经济上压榨”的棋子。其策略不仅未能解困,反而让菲律宾陷入内外交困的死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244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