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欲收回作战指挥权打的什么算盘 主权与同盟的博弈


韩国军队的最高指挥官竟然是美国人,这看似荒谬的问题反映了半岛持续70年的军事现实。2023年10月,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国防预算增加8.2%至66.3万亿韩元的情况下,再次提出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的宣言。这场主权与安全的博弈背后,是美韩同盟中难以调和的深层矛盾:韩国渴望挣脱枷锁,而美国则紧握东亚战略支点的控制权。
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署后,美军以防止半岛再生战乱为由全面接管韩军指挥权。1994年韩国虽收回和平时期的指挥权,但战时指挥权始终悬在首尔头顶。卢武铉政府曾与美国达成2012年移交协议,却被2008年朝核危机打断;文在寅任内三次推动移交,均因美方认为韩军未通过完全作战能力评估而搁置。历史反复证明,美国更擅长将朝鲜威胁转化为拖延战术的永久借口。
李在明此次表态的关键在于“韩美同盟框架内收回”的矛盾修辞。国防预算创纪录增长显示其军事现代化决心,但“四星将军兼任限制”等细节暴露美方预设的制度陷阱。根据韩媒披露,未来联合司令部司令不得兼任参谋长,这意味着决策链条仍被美方间接控制。这种既要主权象征又不撼动同盟根基的策略,折射出韩国战略自主的先天不足。
驻韩美军司令保罗·拉卡梅拉2023年4月的表态揭示了移交需满足安全环境稳定与韩军准备充分双重条件,实际上这是无限期拖延的外交辞令。美军坚守指挥权的深层逻辑包括:3.85万驻韩美军是监控中俄朝的前哨,失去指挥权等于放弃东亚战略支点;联合作战体系下指挥权分割可能重演1950年釜山防御战的协同灾难;朝核问题如同可调节阀门,随时可制造移交障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244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