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解锁救援中的“硬核”科技 架起空中生命线


本轮京津冀地区暴雨导致村庄被淹,道路和通信中断。在危急时刻,多种类型的无人机迅速出动,成为支撑“补给线”的重要力量,架起空中生命线。
在此次暴雨中,多个村庄受灾,特别是北部山区道路、电力、通讯中断。北京密云区的冯家峪镇、不老屯镇、太师屯镇受灾严重。7月27日19时23分,一架FS100型号无人机在密云太师屯镇起飞,在多个村庄提供通信服务。这次任务发送了近千条应急紧急提醒短信,为用户提供了千余次报平安的通话服务。这款远距离高空无人机不仅可飞5千米高,航程达到600公里,还能抗6-7级大风。它也是一个通讯基站,利用卫星传输操控飞行,覆盖范围3公里,最多同时为200名用户提供通信服务。
除了通讯连接,无人机还在物资投送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7月27日,怀柔区琉璃庙镇因暴雨导致多处道路中断,村庄成为“孤岛”,群众基本生活物资紧缺。当天,中国安能紧急调派无人机分队,携带中型载重无人机展开空中物资投送任务。这款中型载重四旋翼无人机累计飞行了15架次,完成了6个点位的物资投送任务,累计投送食品、饮用水、药品等应急物资870余公斤,有效缓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目前正值主汛期,全国多地防汛抗洪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城市里、河道边很多高科技防汛设备和创新防洪工具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名为应急智巡AR10的装备,专门用于对河道进行巡堤查险的新科技。它的重量不到1千克,搭载在无人机下方,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险情巡查。通过这张图上的绿色点位和红色点位,可以直观地看到河道的安全位置和险情位置。1小时内即可完成20公里范围的河道巡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chuangyezixun/185218.html